新华网:长江工商学院聘请大批名师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6-23浏览次数:1129

    新华网湖北频道6月23日电(通讯员狄奥 记者方政军)“请用竞合论为司马懿、诸葛亮分析政治谋略,也为林黛玉、薛宝钗分析爱情谋略”,“三本大学生如何才能与一本、二本大学生一争高低?” 在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授课的台湾中央大学管理学院林子铭教授常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精辟的分析、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为学生们带来全新的课程和理念,教授学生们分析实际问题。“林教授非常注重课堂的互动性,”一位学生说,“我们只要有问题,随时可以提问或者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上鲜活的案例、开放式的探讨等,都让学生们大呼过瘾:“没想到谋略管理课跟我们这么贴近、这么实用,还这么有趣!”
    这学期开始,是该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一项举措,聘请大批境内外名师教授上课堂,既为本科生带来全新的课程和理念,又为青年教师的培养、办学水平的提高构建了一个平台。今年3月,台湾林子铭教授受聘为该校客座教授,他开设了两门公选课:一门是他首次在本科生中开设的专属EMBA的课程——《谋略管理》,另一门是《信息管理》,同时为该校师生作了专场学术报告,定期与该校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合作科研。
    5月,该校又聘请了意大利那不勒斯帕特勒普大学教授、建筑设计师、工程师马方济(Francesco Maglioccola)为客座教授,在该校举办意大利文化月,开展主题讲座、学术交流等系列活动。
    该校为这些海外境外名师教授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该校除了专门为他们设立办公室、提供在校期间的食宿外,还配备了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青年教师作为其联络人和助手。为这些海外境外名师教授配备助手,协助其工作,也有助于青年教师通过这一平台得到锻炼。
    据武汉长江工商学院董事长彭秀春老师介绍,该校还聘请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知名教授及企业界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如杨叔子、樊明武、李培根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学校长,世界知名管理哲学大师成中英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院长魏国基教授、“香港学”创始人洪清田教授,中国银行业协会经济学家巴曙松,国家教学名师马费成,“百家讲坛”主讲人李敬一,社会文化名人陶宏开、董宏猷,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美国安治化工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王亦宁等先后走上该校讲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优良学风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目前,该校拥有一支由资深教授专家领军、拔尖人才担当学术带头人、优秀人才担任学术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10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占专任教师人数的31%,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者占专任教师人数的67.6%。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生导师51人。
    在近日揭晓的第四届(2013)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暨第12届全国MBA培养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总决赛结果中,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学生李惠平、吴智豪、赵勇3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与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132所高校、2087支队伍竞技,荣获一等奖,像他们这样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在该校不断增多。近年来,该校学生在国家和省部级的权威赛事中获奖800多人次,获奖数量和等级均居于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负责同志说,他们的成功,得益于该校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校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将学科竞赛当作实践考场,锻炼学生实战能力、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帮助我们做好参赛准备,张勤老师牺牲休息时间手把手地教我们,帮助我们解决技术难题,还为我们鼓劲。实验室对我们全天开放。这些都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李惠平回忆备赛参赛情况时说。该校在校内建有大型实践教学平台——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国内高校一流的实践实训实验室,可开设近1800个实验项目。实验教学中心采取自主开放式模式,全天候对全体师生开放。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该校还抽调业务能力强的教师进行专业辅导。
    “学校要求每个教学单位要针对学科专业特点,组织固定批次的学科竞赛活动,在提升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同时,为参加校外学科竞赛做准备。”该校教务部部长吴敏介绍:“学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国际国内学科竞赛信息,把赛事推到每一位师生面前,并为准备校外大赛而量身定做的各种校内赛。”该校“以赛促赛”,以“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全国性重大赛事为导向,以校内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为平台,建立校内、校外两级学科竞赛体系,不断壮大学科竞赛队伍,逐步使学科竞赛成为校园常态化的教学活动。
    吴敏说:“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今,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在该校校园蔚成风气,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电子商务“三创”挑战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10多项学科竞赛,已经成为学校品牌赛事。一批批经历了参赛磨砺的学生,课业学习不再甘于被动,实战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步一步走向了成才之路,这也影响着一届又一届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