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本报记者 宋锐通讯员 何雨)1977年10月,当广播里传来恢复高考的消息时,正在黄陂县长堰公社新民小学当民办教师的李未熟动了心。恢复高考,对他这样的农民来说,意味着有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当时李未熟已经23岁了,尽管高中毕业后5年没有再拿过课本,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难忘“两借”恩情
“参加高考要用笔,但当年那个条件,钢笔是奢侈品。”李未熟说,好在同事辜胜梅老师借给他一支钢笔,解了燃眉之急。“考试还需要看时间,总不能带家里的闹钟去考试。”这是李未熟参加高考的第二个难题,他想到有个当兵回来的高中同学有手表,同学说自己不会参加高考,于是就找他借到了表。李未熟感叹道,没想到这居然是个善意的谎言。“考试当天,我在考场看到了借我手表的同学,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李未熟说,时至今日都难忘这“两借”恩情。
每天苦战至凌晨
高考时间是12月6日,从接到消息到开考只有两个月,重新拾起丢了5年的书本对李未熟来说并非易事。而且他在小学任教,一周只休息一天,白天要教学,晚上要备课,每天的复习只能从晚上9点半开始,往往一看就到了凌晨一两点。“只要尽力做到最好就行了,高考在我们那个年代是一个机会,能考上当然最好,但也不能强求。”李未熟回忆,进入考场后他很淡定,不紧不慢地把能答的题都答了。
走出考场后,李未熟感觉考得一般,“数学的参考题不会做,历史地理也没有很大把握。”他坦言,当时并不觉得失落,因为已经把能做的尽量都做了。
三个月等来录取通知书
公布初录名单是在考试一个月以后。名单公布前,李未熟常年在外工作的父亲提前几天向单位请了假,默默在家等名单。“这是我父亲一生中回乡待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李未熟说。
当看到儿子的名字出现在初录名单里时,李未熟的父亲激动万分,一向比较淡定的李未熟反而焦虑了:“初录并不是最终的结果,要确定是否被录取还要等。”李未熟说,那两个月的等待才是最大的煎熬。终于有一天,他收到了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才彻底踏实。
大学毕业后,李未熟留校教书,后来又进入报社工作。从报社退休后,他重新回到三尺讲台,成了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文法学院的一名教授。他常常与学生们谈起自己参加高考的曲折经历,感叹曾经艰苦岁月的同时,也感恩命运的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