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碧海银滩也是“绿水青山”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1-23浏览次数:1668

赵永新

日前,国家海洋局陆续公布了首批海洋督察结果,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这一重要课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一些地区脱离实际需求盲目填海,填而不用、长期空置现象数见不鲜,个别地方的空置率超过60%;不少围填海项目擅自改变用途,原本用于港口建设、工业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的项目被做手脚,偷换为城镇住宅用地、商住用地开发;化整为零、未批先填、边批边填等违法审批屡禁不止,从资源环境监管部门到投资核准部门,从综合管理部门到具体审批单位,不作为、乱作为的事件时有发生;近海海域污染防治不力,陆源入海污染源底数不清,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个别地方甚至无视海洋功能区划,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搞旅游开发和围海养殖……从辽宁、河北、江苏、福建、广西、海南等六省(区)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来看,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乱围滥填、海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现状,似乎并不为过。

这些平时少为公众关注的事实表明,沿海省份重经济轻生态、重开发轻保护的情形依然比较普遍,海洋开发违法、无序、粗放、低效的局面依然没有根本扭转,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毋庸讳言,与当前高举高打、雷厉风行、违法必究的陆域环境保护相比,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显然保护意识不强、力度不够、惩处偏软、成效欠佳。

认识才会理解,理解方能保护。海域环境保护之所以滞后于陆域污染防治,与长期以来对海洋生态功能宣传不到位、认识不充分不无关系。就拿其貌不扬、分布较广的沿海泥质滩涂来说,在许多人眼里“既难看、又无用”,多挖、多填一点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在地球亿万年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泥质滩涂,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生态功能。看似“荒芜”的滩涂中栖息着许多尚未被认识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珍贵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作为连接陆地与海洋的过渡地带,滩涂具有净化水质、调节气候、调节气体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功能,维系着陆海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此外,滩涂还具有防御海浪冲刷、减缓盐水侵蚀等功能,是名副其实的陆地保护天然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饱含哲理的生动论述,旗帜鲜明地宣示了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决心,形象深刻地诠释了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对待绿水青山是这样,对待集经济开发、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碧海银滩,理应同等视之。必须看到,像绿水青山一样,碧海银滩同样是破坏容易保护难、污染容易修复难,毁掉之后要想恢复更是难上加难。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新方位、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新时代海洋事业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像善待绿水青山那样善待碧海银滩,才能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物理空间。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23日 05 版)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