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学院“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纪实
近日,皇朝家俬、泛华保险、华兴工程、千山药机、德沃普电器等30余家知名企业云集湖南工学院探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这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三重一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得到企业认同的有力证明。
紧密依托社会需求 明确应用型办学定位
办什么样的本科、怎样办好本科?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升本以来,学校经过三次全校性的本科教学大讨论后,认为要实现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变、由模仿老牌本科院校办学向现代应用型大学转变,办一所面向企业,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于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基础实、技术精、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特色鲜明、社会声誉良好的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随之应运而生。
为了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确立了“依法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战略。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立为教育事业改革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学程分段、分类培养、协同育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确了“卓越引领、需求导向、学生主体、能力为本、分段分类、强化实践、协同育人、多元评价”的人才培养思路。党委书记谢国保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绝对不是增减几个专业和学时,必须要在人才定位、培养方案、培养路径、课程设置和质量评价等方面协调创新。”
学校紧密结合湖南尤其是衡阳的经济建设需要,促进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加强了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目前,学校重点发展机械与自动化类、电气与信息类、管理与安全类以及建工与材料类等四大学科专业集群,涵盖33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89%,奠定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基础。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校长张力认为,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给学生讲清楚“为什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则重点要给学生讲清楚“怎么做”,所以构建“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实现“为什么”到“怎么做”的转变。
为满足培养基础实、技术精、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升本以来,学校积极探索“重基础、重技术、重能力和高素质”的“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改变原有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按照“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2+1+1”培养体系,横向上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纵向上建立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大平台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素质与创新创业两大模块,形成了“三平台+两模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内容上,按照“新”和“精”的原则,打破“教师讲废话,学生读旧书,一本教材教十年”的局面。教学方式上,彻底改变“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听记”的状态,广泛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公共体育课实行俱乐部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嵌入式”实践教学改革。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改革成果及经验得到了相关媒体的专题报道。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破解人才培养瓶颈
“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没有教师的参与,改革就是“空中楼阁”。因此,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如何提升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一大难题。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是实现教师队伍由单纯知识传播型向知识传播+技术研发应用型转变。为此,针对老师,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了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的规划和制度,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培养和引进领军人物、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和创新团队的力度。强化对新引进、新上岗青年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基本教学方法培训,提高青年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近三年来,共培训青年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300余人,参培率达到97%;青年教师上岗实行导师制,以老带新培养达90%;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大赛,2012年-2015年参赛人员达360余人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定周期内,学校会组织老师到相关企业、行业顶岗工作或兼职,参加生产、管理或科研实践工作,以感受社会脉动,增强技能水平。
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培养学生工程能力
如果说理论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厚土”,那么,校内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就是提升应用能力的实战场和演练地。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初步确立了“一体化、全过程、分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没有工程训练就谈不上培养应用人才”。在这方面,湖南工学院也“不甘示弱”。在校内,建立的专业实验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教学实践基地。中心拥有数控车床等现代制造设备,来到这里就像进入一个工厂,机械、数控、编程、电子电路等工科基本技能都得到锻炼。学生在中心锻炼了动手能力,缩短了就业适应期。在校外,与企业联合共建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实行“岗位引导,项目绑定,校企共建”的“实践班”实习模式,采取“一学期”企业实践,解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下厂难、动手难,学生缺少企业实际工程训练环境的难题。在大四第一学期,学校组织企业来校选拔学生,在大四第二学期去企业毕业实习,企业安排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导师,指导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直接参与公司实际项目,在企业里实践,在项目里设计,在企业里答辩,把被动的毕业设计变成主动的专业实践。由这种“双导师和项目绑定”护航的论文(设计)无法抄袭拷贝,也就不再是纸上谈兵和闭门造车了。
有专家认为,“实践班”实习模式构建了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合作平台,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打破了校企间的壁垒,突破了学生就业被动的瓶颈,得到企业认可。与湖南工学院共建“实践班”的企业从最初的皇朝家俬一家,拓展到现在的20余家单位,许多“实践班”毕业生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有的月薪已过万元。
全面实施“卓越计划” 在特色凝练中推进
如果说与企业共建“实践班”让“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先走一步,那么,全面实施“卓越计划”让学校的工程教育改革走得更实、走得更远。
2011年,学校凭借“依托行业,服务地方,以工为主,错位发展,特色办学”的特点和优势被国家教育部门批准为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高校。目前,有“无机非金属材料”、“自动化”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三个国家等级“卓越计划”专业,有“软件工程、工业设计、土木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物理和会计”六个校级“卓越计划”专业。卓越班级从最初的2个发展到现在的14个,学生规模从60人发展到418人。合作企业从最初的几个发展到现在的40多个。
湖南工学院是一所以建材行业为背景的高等学校,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与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学生择业趋向,选择不同的培养路径,实施工程人才的多元化培养。面向行业企业,按照工程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标准,与行业的大中型骨干企业联合,培养面向企业生产一线的“现场工程师”。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学校顺应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按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原则,主动对接湖南的机械、材料、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和汽车、新能源、环保等新兴特色产业,积极培养区域经济急需的工程人才。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近年来,学校凭借着“三重一高”应用型本科人才模式,坚实地走出了一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新路,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工程师。也许,序幕刚刚拉开,好戏还在后头!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