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依据《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国家、教育部、湖北省“十四五”规划相关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并实施本规划。
第一章 回顾与总结
“十三五”期间是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快速发展的五年。学校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增强实力,特色发展”的方针,主动对接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发展战略,主动参与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努力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实施进程,主动融入洪山区“大学之城”建设体系。着力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健全内部质量保障和扩展招生就业三大体系建设,着力深化专业改革、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三个改革举措,着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科研提升和对外合作五项工程。围绕建成办学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应用型工商大学的总体目标,稳步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取得成绩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效显著
学校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党的机构设置,建立参与决策机制,充实党建工作队伍,加强党内监督,创新党建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途径和方法,全面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思政类课程改革创新工作,落实决胜扶贫攻坚行动,有效组织疫情防控,立足党建“四个围绕”(围绕事业发展抓党建、围绕凝心聚力抓党建、围绕和谐稳定抓党建、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抓党建),实施“五大工程”,统筹推进学校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群团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发挥了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障作用,凝聚学校事业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党的工作得到了全面提升。
学校获评省级“文明单位(校园)”,管理学院党总支、思政课部教师党支部分别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点,先后荣获湖北省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民办高校德育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教育部思政司第二届全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论坛优秀成果二等奖、民进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支部获评省级优秀基层组织奖、多次荣获中国教育报刊社教育新闻宣传先进单位、中国教育报“首届基层好新闻奖”,工程部历樟仙同志获评“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黄家湖龙舟文化节社会影响力增强。
(二)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新成就
学校专业建设成果丰富,专业群结构布局更为合理,教学改革深入推进,课程建设亮点纷呈,实践平台建设成果突出。
工商管理、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省级“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成功获批,为学科建设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奠定了基础。成为AACSB国际商学院协会会员单位,形成现代商务服务等五个专业群,通过与武汉工程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合作,在工商管理、会计、新闻与传播、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硕士联合培养研究生,把学科建设与学院发展、教师团队和学科方向紧密结合起来,新增校外兼职硕士导师11人,为申请硕士授权单位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本科专业数量稳步增加,由2016年的33个增加到42个,其中工科专业占总数31%,新增专业多为“新工科”专业,“工商并重”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已经形成。同时,优势专业数量和实力增强,环境工程、工商管理、新闻学、视觉传达设计等9个专业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程序设计系列课程等4个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生物制药、智慧物流、跨境电商、企业法律实务教研室等获批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民办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三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等4项教学成果获批湖北省第八届教学成果奖。《摄影基础》《集装箱铁水联运港口作业计划方案设计》等4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建成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1门。
(三)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发展
师资队伍规模扩大,结构改善,能力提升,标志性成果显现,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涌现一批先进个人和先进团队,校院管理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增强。
十三五末学校教职工有1136人,其中专任教师78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占38.49%,具有硕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84.01%。
学校教师队伍质量提升,累计选拔“工商学者”62人,累计评定“双师型”、“双师双能型”教师139人,聘请企业导师138人,共有7名教师获学校“杰出教学奖”。
学校师德师风获社会好评,获批“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2名、“湖北青年岗位能手”3人、“湖北省荆楚好教师”1人等荣誉称号。1个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3个省级高校教学团队,1个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入选2018年度湖北省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事项,为省内民办高校中唯一获评单位。
学校累计开展教学能力提升培训3995人次,选派170名教师赴企业实践。通过组队考察调研、专题培训等方式对标学习国内外优秀院校办学发展模式和治理体系经验。
(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本科生生源规模稳定,结构合理,适应性强。学分制改革持续推进,学风持续优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预警机制有效运行,产教融合育人深入推进,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规范化开展,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有新探索。
新生录取报到率保持在92%以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各类学科性赛事累计1163人次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本科)”显示学校在湖北省上榜的31所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中位列第一;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2020年民办高校排名中,学校8个专业获评“六星级专业(中国顶尖民办大学专业)”,6个专业在全国同类高校中排名第一,13个专业获评“五星级专业(中国一流民办大学专业)”,专业排名位居全国同类高校第14位。
同时学校获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称号。获批世界技能大赛1个国家级集训基地,6个省级集训基地。其中在货运代理赛项获全国第4名,创该赛项湖北省参赛历年最好成绩。
(五)办学基础条件不断完善
办学总体投入保持高强度,完成校园建设平面规划修编,进一步优化办学空间格局,信息化建设有进展,校园周边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十三五”期间,学校基础设施、硬件建设总投入30498.43万元。先后完成西大门建设,创新创业基地改造,学生公寓建设,北门及配套停车场,室外运动场改造等重点工程。
结合学校发展实际,修订优化校园建设平面规划,新编规划总建筑量增加了10.55万方,容积率由1.13增加到1.38,拓展了学校发展空间。
教学科研基础资源增强,纸质图书资料总量及数据资源149.2万册,新增教科研仪器设备值总计6617.28万元,新增实验室面积709平方米。
建设“主干万兆、楼栋千兆、桌面百兆”的大型综合性校园网。学校出口总带宽达3.2G,现有高性能服务器60余台、虚拟服务器100余台、交换设备200余台、网络信息点6000 多个。
获得区建设局支持,学校门口主干道天桥冠名“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天桥”,畅通丽水西路延长线、黄家湖西路延长线、青菱南路等校园外围道路,联合周边单位推动黄家湖湿地公园的建成。
(六)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科研创新基地与团队有新突破,各类科研项目获批有新发展,学术论文和专著层次有新提高,发明专利和获奖有所提升,校地、校企协同效应显现。
获批和建成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和5个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现代物流与商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顺利通过省主管部门的验收检查,正式进入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序列。湖北网络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优秀单位”称号。
获批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均有突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2项。学校承担横向课题189项目,各类科研及社会服务收入逾4000万元。
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共发表1897篇教科研论文,核心论文650篇,SCI和SSCI检索收录论文55篇,国内核心论文228篇,其他检索收录论文246篇,出版学术著作86部。
师生获国家专利授权224项,其中发明专利104项,软件著作权22项。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研奖项10项。
融入市区两级“大学之城”建设,参与公共治理,累计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言献策50余篇。积极开展企事业单位培训服务,获省委组织部定点培训资质、市人社局新型学徒制培训资质,高质量完成中石化湖北石油公司、中外运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等社会服务项目。
二、困难与不足
(一)体制机制的活力尚需进一步激发,改革创新的执行力度需要加大
调研充分、决策果断、执行有力、反馈及时的体制机制优势要在议事干事过程中突出体现,改革创新政策落实情况需进一步狠抓,使之深达基层。
(二)生源质量有待提高,学生成长成才体系有待完善,高质量就业有待加强
学校录取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排名有所下滑,学生勤奋学习、自律自强的意识有待加强,分层分类发展趋势需要更明晰,考研率等升学指标需加以重视。
(三)专业的开放度和适应性不强,布局需进一步科学化
与现代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型特色学科专业相对稀缺,传统专业以及特色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有提升空间。
(四)队伍建设需要持续加强
“以人为本”的队伍建设理念有待进一步贯彻,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结构与建设发展目标需求有差距,师资学术水平和学术覆盖面不高。
总体来看,学校通过“十三五”期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以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作为战略抓手,以筹办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为战略导引,初步实现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双提升,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学校办学底蕴逐渐厚实,保持着改革创新大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十四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章 机遇与挑战
一、面对国际国内宏观形势深刻变化带来的冲击和影响,需要学校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进一步构建持续发展的新思维。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国家国力增长进程中应时顺势衍生出发展机遇,而地缘政治经济角力等复杂形势也带来对外交流减少,外部竞争挤压等现实挑战。要求学校守正办学方向,进一步强化向心力和凝聚力,保持全球思维和前瞻视野,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格局,“小步快跑”地加快提升办学综合实力。
二、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需要学校顺应高等教育普及化产生的需求新指向,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到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增至65%,届时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将达到5000万以上。高等教育普及化,一方面带来对高等教育服务的巨量化需求,为高校发展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国家层面对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提出更高要求,审核评估等周期性院校评估制度的实施,基于大数据管理思维的国家本科教学质量数据平台建设,专业认证、专业评估等下沉式质量管理措施的推进,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提出等等,对学校在“以本为本”的原则下控规模,调结构,提质量,强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为迫切。
三、面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疫后重振持续发力的局面,需要学校抢抓机遇抢先卡位,进一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十四五”期间,湖北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政策红利释放期、发展布局优化期、蓄积势能迸发期和省域治理提升期,经济大省、科教大省、生态大省、农业大省优势持续彰显。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总体目标清晰,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进程加快,为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宏观指向和战略导引。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科研服务、社会服务实效和区域文化传承弘扬等方面,学校办学基础条件支撑不够牢,整体实力不够强。
四、面对同类院校在生源、高层次人才、高水平师资等核心办学资源上日趋激烈的全面竞争格局,需要学校补齐短板,强化内涵建设,进一步打造办学优势和特色。二十年的办学发展沉淀助力学校发展从生存驱动、竞争驱动阶段向使命驱动与竞争驱动并存阶段逐渐转变,治校强校的共同愿景日益深入人心,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学校外部环境条件日益改善,区位优势日渐突显,周边城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滨湖亲水生态人文氛围愈加浓郁,促进学校作为宜学宜业的发展平台效应逐步显现,学校整体发展基础和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学校也要看到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动力、学科专业、办学资源、学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距。
面对诸多机遇与挑战,学校应该登高一步,拓宽宏观视野,全局性和长远性地布局谋篇。站稳脚跟,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办学根本任务和指导思想不动摇。坚定意志,狠下奋进决心,咬定发展建设目标不动摇。踏石留印,聚焦工作重点,坚持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不动摇。
第三章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十四五”是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战略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校师生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学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正视学校发展实际,抓住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聚资源优化结构以强基固本,改革创新开放融合以提质创新,凝练特色服务社会以迎评迎庆,沉淀底蕴蓄积力量以申硕攀登。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型发展为契机,锚定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巩固教育教学核心地位,筑牢一流本科固本基础,打造特色学科竞争优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坚持内涵发展,实现学校办学发展爬坡上坎,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应用型工商大学。
二、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学校以“固本强基、优化结构、改革创新、增效添力、提质发展”的基本方针,到“十四五”末,实现教师队伍建设提质达标,教育教学改革走在前列,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科学研究贡献逐年加大,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和水平居全国民办高校领先地位。具体内容有:
(一)落实德育引领,党建思政、大学文化特色发展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德育引领作用,突出党建思政工作重要地位,强化思政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创新创优。积极培育服务本校发展定位的大学文化,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打造重大文化品牌活动,不断提升学校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二)学科实现交叉发展,核心专业迈向一流
以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为基础,巩固学科建设成果。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打造学科比较优势。注重管工结合、工文渗透,发挥计算科学与技术学科与工商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新闻传播学等交叉和应用性,积极培育和建设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夯实“一流专业”建设基础,按方案落实“一流专业”建设各项举措,开展验收检查,推进专业认证组织工作。
(三)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专业改革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主动应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满足产业升级和新产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而深化“新工科”建设;以融合型专业集群建设为重点,打破学科专业间以及跨学科专业的壁垒开展“新文科”建设;对传统商科进行学科重组交叉,将新技术融入商科课程,用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跨学科教育,用新技术赋能“新商科”。
(四)队伍建设实现增量提质,队伍结构和整体能力适应创优争先需求
持续加大自有教师引进和培育力度,着力提升高层次人才比重,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多措并举强化教师职业能力训练,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五)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整体性提升
保持全日制在校生人数总体稳定,着力提升生源质量,持续培育优良学风,深化产教融合育人,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提升毕业生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六)教学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果,教研科研建设实现跃升发展
加大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力度,优化教学科研条件,完善教学工作运行组织、资源调配、质量监控机制,构建全过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注重教研科研平台建设,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代表性教研科研成果,持续强化社会服务能力。
(七)基础条件建设持续增强
推进校园功能布局更趋科学完善,校园环境更加宜学宜业,育人功能更加彰显。加强后勤保障等各类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保障服务水平。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教育与管理信息化水平、教育教学融合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三、主要建设指标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发展目标 |
德育引领、党建思政与大学文化 | 思政教师队伍 | 专职比例 | 1:350(逐年建设) |
辅导员队伍 | 辅导员带生比例 | 1:200 | |
课程思政 | 思政示范课 | 2门(省级) | |
大学文化 | 文明校园创建 | 争取国家级文明单位(校园)、培育中华优秀文化传承项目 | |
重大文化品牌活动 | 创建至少1个省级及以上文化品牌项目 | ||
大学文化标识 | 构建完善的文化标识体系并推广 | ||
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 治理体系 | 学校领导体制 | 完善学校治理结构,保障各类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和实施 |
制度体系 | 完善以学校章程为统领的大学治理制度体系 | ||
优化校院两级组织 | 以学科专业整合建设为依据,调整院(部)设置,深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 ||
治理能力 | 创新治理手段 | 利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打造信息技术赋能的学校治理生态 | |
管理队伍 | 建立校院两级管理队伍培养培训体系,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 ||
学科与专业建设 | 学科群建设 | 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 | 保1争2 |
校级重点学科 | 5个 | ||
专业数量 | 本科专业总数 | 35个左右 | |
专业认证 | 通过专业认证 | 启动2-3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力争通过1个 | |
“双万”计划 |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 获批1到2个一流专业建设点 | |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 累计10个以上,建成通过验收5个以上 | ||
课程建设 | 国家级“一流课程” | 累计6门以上 | |
省级“一流课程” | 新增12门以上 | ||
上线国家主流线上平台的在线课程 | 新增10门以上 | ||
教材建设 | “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或其它同级优秀教材 | 新增2部 | |
师资队伍 | 教师规模与结构 | 教师总规模 | 总量940人 |
自有专任教师规模(含外聘专职) | 自有专任总量超过700人,且占比不少于专任教师总量的75% | ||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 | 80%以上 | ||
教师职称结构 | 自有教授占自有专任教师的10%; | ||
高层次人才引进 | “楚天学者”计划人才(含特聘教授、楚天学子)或省“名师工作室”计划 | 突破1名,累积1名 | |
自有博士教师(含在读博士) | 自有博士总量达到140人 | ||
教师培养培训 | 教师国内进修培训3-6个月 | 25人次 | |
学术团队 | 省级 | 新增3个 | |
教学团队 | 省级教学团队或省级优秀基础教学组织 | 新增5个 | |
引进领军人才 |
| 新增3人 | |
人才培养 | 在校生规模 | 全日制在校总人数 | 16000人左右 |
在校本科生人数 | 13000人左右 | ||
在校留学生人数 | 100人左右(考虑疫情因素适时调整) | ||
联合培养研究生人数 | 100人左右 | ||
毕业生质量 | 高质量就业 | 十四五末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0%以上,每年递增1% | |
考研率 | 十四五末考研率达8%,每年递增1% | ||
英语水平 | 四六级通过率 | 十四五末本科毕业生当年大学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超过60%,每年递增5%;六级累计通过率超过12%,每年递增1%; | |
学生高规格获奖情况 | 国家级赛项获奖情况 | 总量不少于50项,每年递增10% | |
省部级赛项获奖情况 | 总量不少于1000项,每年递增10% | ||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 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 年新入孵团队25个以上,年吸纳就业人数100人以上,十四五期内力争孵化2至3家高新技术企业 | |
生源质量 | 全省同类院校专业组录取分数 | 招生综合分数线排名稳定在省内同类高校前8,优势专业分数线的专业组排名进入前5。 | |
教学成果 | 教学研究 | 省级教学成果奖 | 新增4项 |
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 新增立项20项 | ||
本科教学水平 |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 按国家方案积极推进,通过评审 | |
科研与社会服务贡献 | 科研经费 | 年度科研经费 | 约1500万/年 |
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果 | 获省部级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 累计10项以上 | |
基金与课题 | 国家级自科、社科项目5个,省部级项目50项以上 | ||
社会服务经费 | 累计达5000万元以上 | ||
教研科研条件 | 平台建设 | 省部科技或学术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 | 新增3个以上,现有3个项目通过验收 |
政府合作平台 | 每年与地方政府建立1-2个稳定的合作关系 | ||
产学研综合合作平台 | 与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10个 | ||
| 重点实习实训及科研平台 | 新增5个 | |
实验教学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 新增1-2项 | |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 省级项目 | 新增3项 |
第四章 主要举措
为确保规划期内建设目标有效达成,遵循“聚焦重点、聚合资源、量化进程”的实施原则,围绕“凝心聚力以党建创优汇聚发展动能,固本强基以丰富内涵夯实专业基础,交叉协同以激发学科集群聚合效应,改革创新以提质升级育人体系,增量增效以杰出人才带动队伍建设,务实笃行以应用导向驱动科研服务,精益成长以效能保障人文校园建设”的工作思路,制订八个专项规划,落实配套实施方案,统筹有序推进落实。
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党建思政“四大工程”为抓手,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全面实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着力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进一步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凝聚更广泛、更强大、更持久的发展动力。
(一)实施立德铸魂工程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系统谋划“大党建、大思政、大安全”的工作布局,增强学校党委政治领导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深化思政育人改革,维护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着力打造“高质量党建体系”“高质量思政体系”“高质量安防体系”。
(二)实施固本强基工程
突出支部的主体作用,优化支部组织设置,加强支部班子建设,优化发展党员结构,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以党支部书记和系室主任交叉任职带动系室的教学堡垒建设,以“双带头人”机制带动学科团队的学术堡垒建设,以党建促团建带动学生班团成才堡垒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三)实施先锋模范工程
强化党员教育、强化党员管理、强化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丰富育人载体,完善制度体系,开展创优争先活动,开展党员先锋模范示范引领工作,增强党员队伍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党政同行、健康发展。
(四)实施感动工商工程
履行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质高雅、充满活力的大学文化,切实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发挥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联系服务、团结凝聚师生的桥梁纽带作用,提供学生正确融入大学生活的“指引力”。选树感动人物,传播感人事迹,营造氛围,凝心聚力,增强文化建设引领力。
二、学科建设
以立项专业硕士点为目标,以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为基础,实施学科建设“四大项目”,进一步凝练学科优势与特色,提升学科专业核心竞争力。
(一)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项目
夯实专业基础,提升办学水平,逐步形成数字商务、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优势特色学科群,带动立项专业硕士点建设。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建设高水平学术队伍,搭建高层次研究平台,着力承担高水平课题,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以培育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为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
(二)专业硕士点立项建设项目
依据“服务需求、突出特色、统筹兼顾”的原则,在国际商务、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工商管理、工程管理、艺术等专业学位中遴选校级立项建设硕士点和培育硕士点,实施重点培育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摸底、论证、规划,组建学科团队。合理配置建设资源,签订建设目标任务书,建立评价检查监督制度和动态调整约束机制。
(三)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
积极推进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拓展研究生培养的学科领域和专业领域,深化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打造成优质基地;扩大来校研究生培养规模,锻炼教师团队和培养硕士导师队伍,探索研究生培养路径,为学校实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点的突破夯实基础。
(四)优势学科攀登激励项目
围绕重点学科团队、重点平台建设、高价值科研项目、高规格学术会议成果等方面建立相应的配套激励。对通过立项的硕士点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激励。
三、专业建设
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牵引,对照国家、行业专业标准及行业发展需求,实施专业建设“四大项目”,进一步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认证能力。
(一)传统专业改造项目
携手行业头部企业搭建产业学院促进产教融合育人,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融合,推进传统专业交叉复合改造。以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围绕实验室建设和课程建设,推进专业内涵式发展进程,破解传统专业发展的瓶颈,完善专业退出机制。
(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本着“集中资源、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的重点建设思路,持续加大特色专业建设投入。整合资源,加强协同创新。强化产业需求导向,提升现代商务服务等专业优势,围绕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形成现代商务服务、智慧物流与电子商务、数字文化创意、环境资源与智能制造等特色专业集群。通过孵化、交叉培育一批急需的新专业。
(三)双万计划创建项目
对标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按“校级培育、省级争先、国家突破”的原则,加强校级、省级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强化教学组织和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平台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更新校企合作内涵,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建设10个省级及以上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建设验收。
(四)一流专业强基激励项目
按校级成果鼓励培育,省级成果大力支持、国家级成果着力表彰的原则,对参与一流本科强基工程的相关团队和个人予以梯度式的正向激励。
四、人才培养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实施人才培养“五大项目”,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产教融合与实践育人,完善教与学的评价机制,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充分激发师生活力和创造力。
(一)招生就业提质项目
适度控制在校生规模总量,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扩大招生宣传。完善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教育质量,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加强职业指导。发挥二级学院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校董事会、校务会、校友会、院部共同推进招生就业服务工作。
(二)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重构课程体系。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推广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式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交互式、体验式教学新方法,深入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实践教学。建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内控体系,探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新模式。组织各层级教学比赛,激发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三)学生成长成才体系建设项目
引导学生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典仪育人规范行为。立足能力提升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进构建学生分成分类管理与服务机制。规范行为养成,引导学生对大学学业和生活进行科学规划。注重心理育人、管理服务育人,保障学生身心安全。
(四)产教融合育人项目
面向产业需求组建现代产业学院,通过推进产教融合育人提供适宜机会、环境和路径,培育学生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依托学校特色专业集群,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现与集团自身产业板块的深度融合,与行业头部企业共建优质产教融合基地和平台,支持二级院部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共建,提升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应用型研究平台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和奖励支持。
(五)教育教学评价改革项目
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实施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线,以科学分类为基础,激发学校发展活力,着力构建导向明确、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人才评价体系。
五、队伍建设
实施队伍建设“四大工程”,进一步深化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构建具有人才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体系,汇聚优秀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一支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统筹规划党政管理、实验技术等支撑队伍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一)实施“一流学者”领航工程
通过引培结合方式,实施人才工程的“一流学者领航工程”,实施领军人才、首席教授的“学者领航”计划和青年学者、工商英才的“教授攀登”计划。引进一批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作为学科群和学科建设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作为首席教授,成为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力量;培养一批高素质青年学者、工商英才成长为副高以上教授,成为支撑学科专业和团队的中坚骨干。
(二)实施“一流团队”筑基工程
建设一批领军首席牵头、人才梯度合理、目标任务明确、团队分工有序、流动机制完善的交叉学科研究团队,通过筑台、垒台工程的实施,支撑“一流学者”领航工程建设和基地平台建设。以平台融合升级聚集人才,通过高端引才,遴选具备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担任学术带头人;再以领军人才为“伯乐”,选配搭建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
(三)实施“一流能力”登高工程
广泛开展校内外交流和教育培训,构建教师能力发展体系,增强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推动管理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增强职业、敬业、精业能力提升。培养一批自有高水平人才。构建各类团队培育体系,推进管理团队、创新团队、专业团队和学科团队建设。构建青年干部和青年学术骨干培养体系,畅通事业成长发展路径,鼓励引导青年骨干创新创业和成长成才。
(四)实施“一流机制”护航工程
实施教育评价改革,优化岗位聘用管理。制定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政策,实施公开透明、竞争择优的制度,营造学术民主、潜心致学的工作环境。提高岗位聘用和考核标准, 建立多层次、宽渠道的福利保障体系,提升教师活力和进取精神,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六、科研与社会服务
以平台为基础,以成果为导向,以服务为抓手,以推进协同创新为路径,实施科研与社会服务“四大项目”,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社会服务布局,着力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
(一)科研平台建设项目
突破重点科研平台和基地短缺瓶颈,夯实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建设省级人文社科基地、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和基地,加强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建设,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跨学科科研平台。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和省、市、校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功能。
(二)科研能力提升项目
完善科研工作发展和绩效评价机制,加大教师科研能力培育力度,鼓励引导教师编撰教材出版学术著作,发表高水平论文,争取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开展重要学术交流。建立对应的激励机制。
(三)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做强水污染治理产学研一体化项目,推广应用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培育转化一批新的科研成果。
(四)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项目
积极开展面向企事业单位的非学历教育培训、职业培训和专项培训等服务。积极拓展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研学教育等多类型的教育服务。设立创新创业扶持基金,引导鼓励师生投身创新创业。积极在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大数据舆情、文化创意、电商扶贫、智慧城市等领域提供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持服务。
七、校园建设
按照“总体规划、科学统筹、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校园总体规划和建设布局,在完成校园基础性设施升级改造的基础上,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保障,优先解决和完善基本教学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各类教学及生活配套设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支撑能力、提高管理效益,构建与我校办学水平相适应的校园建设与服务保障体系。
八、信息化建设
构建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完善数据中心软硬件平台。提升涵盖教学、科研、管理等领域的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业务需要增建或升级业务系统。持续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和本科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符合本校教育理念的教学平台,进一步提升教、学、评、管的信息化水平,丰富在线教学资源。创新和扩展信息门户和移动数字化校园,总体提高校园信息服务应用水平。
第五章 组织与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优化顶层设计
成立“十四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相应工作专班,负责“十四五”规划的组织与实施。由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改革发展与政策研究办公室牵头,会同各工作专班对接各二级院部,负责组织实施、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确保各项规划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明确二级院部和职能部门是规划的实施主体,抓好规划任务的贯彻落实。总规划由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授权改革发展与政策研究办公室负责,授权工作专班负责编制各子规划。在实施过程中,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专家指导作用,邀请教育专家、政府领导、企业界人士担任咨询专家,开展相关项目咨询论证,提升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根据发展新形势、新情况,创造性地组织实施规划,不断提升规划执行力和实效性。
二、加强过程管理,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各职能部门要紧扣学校“十四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核心指标,各单位要立足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视域,强化与学校“十四五”的有效衔接,制订相应落实方案,提出规划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保证学校规划的实施成效。夯实各学院主体责任,各二级学院要认真做好本单位“十四五”发展纲要的各项工作。
建立“十四五”规划学期检查、年度实施情况报告、定期考核评估检查,结果公布和督促改进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十四五”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与反馈,实施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规划期内实施过程中实际产生变量因素对规划内容进行修正,保证规划目标与任务的落实。
三、开源节流,增强经费统筹保障能力
增强学校自身收入,稳定学费收入、扩大科研收入、社会服务收入、资产运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的总量和结构。增强学校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面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市场主体开拓渠道资源,增加外部教育投入和支持。创新财务管理和服务方式,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建设效益,保障七大重点工程的建设经费需要。
四、强化考核与绩效挂钩,完善规划实施的责任机制
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核心指标体系要求,分解为可操作、可评价的年度工作目标和核心任务,明确目标责任人、责任单位。
将“十四五”规划的学期监督检查和年度考核纳入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部)年度绩效考评体系,实现规划实施情况和资源配置挂钩。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十四五”规划及相关信息的公开工作,主动接受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共同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面激发办学活力
明确办学方向,凝练办学理念,提升治理能力,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提升治理效能。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坚持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形成“机制灵活,管理有效,权责分明”的治理模式,着力增强教职工向心力、凝聚力,提高执行力。
坚持目标导向、绩效评价、优劳优酬的原则,推进资源配置改革,深化分级分类的教师岗位聘用制度改革,管理制度改革和多元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着围绕改革创新,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执行机制。优化机构设置,加强归口管理,实现管理执行系统的科学协调运转。规范和完善学校各项工作运行机制和流程,健全人员岗位聘任和管理制度、干部选拔任免制度、学术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校院两级管理制度、问责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构建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
促进改革创新文化形成,激发大家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斗志,增强服务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打造高效、务实、严谨、卓越的工作作风。健全各项决策机制,保障“十四五”规划全面高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