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方济教授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 意大利活动月拉开帷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6-17浏览次数:295


    新闻中心讯(记者  钱启)你想象中的意大利建筑是怎样的?古朴的街道?古老的城堡?奇异烂漫的水城威尼斯......你印象中我们中国的建筑又是如何的?
    5月6日晚,由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共同举办的“意大利活动月”活动在学术报告厅拉开帷幕。意大利那不勒斯帕特勒普副教授马方济(中文名)主讲“中国与意大利代表建筑勘测与绘图的比较与分析”,以他的眼带我们领略了他的意大利“城堡”,我们的“宫殿”。我校校长张金隆,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阮志坚、副院长马冬玲,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王海文等出席大会,讲座由副院长王海文主持,雷鸣老师为翻译。
    在讲座开始前,张金隆校长向马方济教授颁发了特聘书,聘请他为我校客座教授。
    “这是威尼斯,水城威尼斯,没有人,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场下有的同学回答道“是在早晨,morning”马教授爽朗一笑,连声说是,是在早晨6点。。。。。。画面中一条碧波荡漾的运河缓缓流过,两旁或棕红色或米白色三层多高的建筑静静地“站着”,外型豌豆似的小船(音译为贡多拉)齐整地靠在岸边,似在等候远行,去问候这个城市的古老与静谧。
    马教授还向我们展示了意大利的街道,佛罗伦萨大教堂、比萨斜塔等,尽显意大利古老的哥特式(外型为尖塔高耸,尖形拱门)、拜占庭(屋顶普遍使用“穹窿顶”)等建筑风格。
    在谈到中国建筑时,他提到外国人一般把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认为是中国当代建筑的一般特征,话锋一转,说到其实大多数中国人不希望外国人这样看中国建筑。他说这是我从上海、广州、北京等地拍的照片,照片中广州既有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也有在角落里被淹没又确乎存在的低矮小屋,这种情形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或在偏远的农村都有。
    而当代中国的建筑,大多沿着这样的模式,“一根西方粗圆的白色大柱+一段钢铁架构+古城墙墙角的一棵小树”构成了中国的现在建筑。目前,在中国“落户”的一些高大建筑越来越偏爱走国际范儿,从北京的奥运会场馆水立方、央视新大楼到上海的金茂大厦等都有西方建筑的影子,马教授表示它们尽管能展现中国建筑的新特点,但自身的本土气息,自身的魅力渐渐淡了。
通过中意建筑的对比,他表示希望中国建筑师能在中西方建筑中找到平衡点,建造属于自己民族的建筑,能在建筑中继承彰显中国古老建筑的美丽。
    “当一个人思考中国设计的时候,应牢记中国传统艺术的艺术综合能力。”马方济建议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希望学生能做到“胸有成竹”,做到设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最终让人感受到艺术的美。同时他提到要成为一个设计师,需要全面考虑无论是在开始的设计还是其过程中的变化。
    讲座结束后,在场学生积极向马教授提问与他交流。对有学生问到现在中国有些建筑不像外国的一些建筑那样环保,马教授认为中国应通过制度和法律的完善来促使中国的那些建筑转型。
    据悉,马方济教授还将为我校学生做一次主题讲座,为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上四次公选课。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