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介绍(2010第5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0-11-20 浏览次数:393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
科研简报
科研部 第5期(总第20期) 2010年11月20日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介绍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我院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也是高等院校的常设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因此,该课程如何改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掌握现代信息化技能程度的提高。该研究项目经过一年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改方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到课堂讲授、实践教学、期终考核等环节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一、转变教学理念,进行教学特色研究
独立学院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课题组成员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发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首先他们在教学理念上实现了与时俱进,彻底改变了旧的教学观念,树立了新的适合独立学院持续发展的科学的教学观念。通过学习研究,课题组在以下教学理念上达成了共识。
1、纠正旧的“高分”人才观,树立新的“高能”人才观。教育是为生产服务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应该是紧跟社会的人才需要,培养能迅速适应社会工作环境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此,课题组成员坚持教学改革必须以应用为主的理念,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为目标,加大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合理分解理论知识点,培养能够实际操作和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2、纠正旧的“平均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观,树立新的“基础+个性(特色)”的教育质量评价观。计算机是一门多方向发展,多领域应用的学科,平均地掌握每一个方向的知识,并不能成为真正的有用人才。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些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环节,以利于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而不是什么都了解,但什么都上不了手的庸才。
3、纠正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观,树立新的以学生为主的“探索式”教学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转变为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协调发展;教师讲授由只重“教法”转变为既重“教法”又重“学法”;教学方式由强调统一教学方法转变为因材施教;培养途径由校内封闭教学转变为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开放式教学;教学手段由传统技术转变为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教学方法由单一的灌输式转变为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改革,力图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培养出适合新世纪要求的新型人才。
二、明确教学目标,确立“能力本位”教学模式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形成了“以教为主”的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重知识而轻技能、只重理论而轻应用,学生计算机应用是纸上谈兵,无法满足社会的职业需求。课题组经过多次调研考查,分析市场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确立“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熟练掌握系统操作及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熟练应用Word进行编辑排版;应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应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比较熟练掌握基本网络应用等。
三、更新教学内容,满足职业技能需求
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立院校,为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课题组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更新,其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职业技能需求。
1、制定完备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考试大纲。
以市场需求为依据,课题组制定了有利于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大纲,然后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制定出适宜于动手能力培养的实验大纲和考试大纲。
2、以教学大纲为纲领,划分教学模块,完善教学案例。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课题组在划分教学模块时,以知识的内在联系为基础,将每个教学篇章划分为若干教学模块,增强相关知识点的连贯性。同时每个教学模块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将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典型教学案例联系起来,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在讲授中统一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凝聚集体智慧,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案例。
3、设计实践练习,突显应用能力培养。
课题组以实验大纲为依据,精心设计能够提高实践能力的方法步骤。他们通过课堂教学演练、上机动手实践、课后扩展延伸,重点内容突出等方式开展对学生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结合多媒体与板书教学,一边在黑板上板书重点操作步骤,一边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演示操作步骤,讲解操作技巧,采取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传授操作方法。在上机实验课中,改变传统的强调接受学习、机械学习的现象,课题组采取问题式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素质以及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另外,由于现在的大一新生掌握计算机技能的程度差别较大,课题组就根据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的不同程度,采取了不同的指导方法:将每个模块的实验分为基础实验、提高实验两个层次。对于基础实验,实验内容以实验大纲中必须达到“熟练应用”级别的内容为主。在进行基础实验时,以学生自己练习为主,教师以辅导为主,对于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给予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其疑难,这种因人施教与重点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对于提高性实验,其内容为实验大纲中进行开发性的实验课题,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水平,灵活机动地选择、定制合适的实验方案,切实提高自身计算机水平,提高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性实验,教师在实验课前都与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讨论,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
四、编写应用教材,突出独立学院教学特色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其建设发展对教学改革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建设的总目标是:贯彻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精神,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基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为重点,编写内容丰富完整、结构清晰严密、载体形式多样的,具有独立学院特点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
目前,独立学院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公办院校本科计算机专业的教材,其理论内容偏深,实践环节内容较少,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不适合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关专业使用。该课题组经过一年的不断探索,由五位课题组任课教师共同编写出版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程》,这是一本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材。该教材以优化课程内容、强化服务功能、满足发展需要为原则,在内容编排上能够激发学生想学、能学、乐学、会学的兴趣。在付诸实践的讲授中,课题组集思广益,采取了以下教学措施。
1、项目引领。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教学项目为主线,把教学内容贯穿融入到教师精心设计确立的教学项目中,要求所有项目的设计能够尽量涵括教学目标的各个知识点,构建完整的教学内容布局。通过若干个实际项目的操作运用,培养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信息收集、判断、筛选、整理、处理、传输和表达的能力,引导学生尽快提高和掌握计算机常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2、校企合作。课题组通过调研,了解到了用人单位对各类岗位所需要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要求,在此基础上,为避免闭门造车,课题组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聘请了两位在一线相关岗位工作的专业人士参与教材内容的制定和编写,以保证教学项目的设计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编排上强调知识服务于项目,不求理论的系统性,只求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先进性。
3、注重知识巩固提高。为了使学生在计算机操作中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课题组在编写过程中,结合每个基本理论知识点都设计出一个与教学案例项目相似的简单练习项目,用以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巩固练习。每一章给出一个完整项目用于提高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五、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根据“认知理论”的要求,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学习主体的能动与主动是能否最大限度获取知识的主要因素。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以教师为核心的“填鸭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学习效果是低的。根据现在的“认知理论”,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建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更适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过程中,课题组使用了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机房。为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课题组利用多媒体教室先进的课件制作工具,设计出了仿真度强的课件,主要是便于教师使用和学生自学。计算机机房主要用于实践性教学,学校已经为机房配备了教学系统软件和相关的硬件,实践性教学中采取了学生亲手操作实践为主,教师引导学生为辅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求知的兴趣,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改变了过去传统方式授课的抽象性。
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考核方式
传统的计算机应有基础考试多采用笔试方式。在笔试考试中无论采用开卷考试还是采用闭卷考试,都容易忽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容易造成学生一味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这种考核方式无法显现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无法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和反馈作用。鉴于此,课题组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考核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完善,采用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考核由上机实验、综合作业、期末考试三个部分组成,分别占总分的20%、20%、60%的比例。
上机实验由教师根据学生交作业的数量和质量给出相应的分数。此部分内容针对的是基础实验,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督促学生在平时的上机实验中认真练习课堂所学知识,能够掌握最基本操作技能。
综合作业对应于提高性实验内容,此部分内容考核了学生对于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其做法是:由教师根据综合作业中运用的知识点数量、质量给出相应的分数。此部分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综合作业,学会将基本操作技能融会贯通,熟练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期末考试是整个课程考核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期末考试中,我们大胆改革,将传统的笔试改为上机考试。为了保证上机考试的顺利进行,课题组提早开展了题库构建工作,使期末在机上进行流水线阅卷工作成为现实。
1、构建题库
在创建题库时,主要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题组成员为主;在选题时,一方面考虑到所学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在考核方式上,选取的题型全部是操作题,并要求选取的操作题中既能考核学生所学知识的程度又能体现学生的操作技能。
2、流水线阅卷
由于该课程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时间尚短,还未成功开发出考试系统软件,因此在阅卷时采用人工流水线阅卷。由于上机考试只有电子考卷,在阅卷时为了保证阅卷的公正性,采取流水交叉阅卷,最后由相应的授课教师统计总分。
七、课题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组成员均为该课程的主讲教师,他们在教学之余对该课程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其中黄志军、胡成松老师在我院2008年学报创刊上发表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的论文,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提出了我院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总体蓝图;黄志军、刘莹老师在我院2010年学报第1期上发表了《基于能力本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论文,该论文对以能力为本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一年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进行了总结;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机考方案,王巍老师在《青年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模式的探讨》论文;胡成松、王慧娟老师在我院学报上发表了《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探讨》论文,对课程教学方案的总体设计进行了研究。
(二)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学年的教学研究与探索,课题组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收获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目前情况下,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1、师资与实验设备紧缺。
我院每年大一新生大约有3300人左右,所有大一新生均需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然而完成该课程的专职教师约为13位(同时还需承担本系专业课程),教师授课任务重,课时多。同时,我院拥有基础实验室8个,每个实验室可容纳学生80余人,提供给学生平时自由上机的机会较少,各类资源均紧缺。
2、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常规教学方法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众所周知,独立学院的学生与一般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其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相对不高,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但这种状况却给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差距;大学以前进行过计算机专业培训的学生与仅会简单使用电脑的学生的差距;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差距;热爱计算机技术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与仅需一般性使用计算机的学生对知识渴望程度的差距;不同专业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同需求等等。这些差距都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课堂上,同样的内容如何展示给需求不同的学生已经成为一个教学方法改革的热点问题。如果用同一种方案来组织教学的话,容易造成本来基础好的学生因为教学内容简单产生厌学情绪,计算机水平停留在入学前水平;没有基础的学生则因为教学内容多、操作多而产生畏难情绪,进而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学生的两极分化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内容的设置和讲解以及学生学习的热情,造成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的状况。
3、教学内容很少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进行详略设置。
独立学院校内专业众多,但往往都是采用统一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而教师如果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上课的话,授课内容未必能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开展,计算机基础中的某些内容在某个专业领域内要经常使用的部分可能会被忽略。例如Word中的样式、排版等格式设置对文科专业来说是比较重要的;而Excel中的财务函数对会计专业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所以,教师在上这门课前,应多了解授课班级的情况,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授课内容进行个性化设置。
(三)解决的办法
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1、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题组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也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有益的补充。为此,课题组开发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辅助教学网站,网站内容包括全书各章的课件、教案、讲稿、上机实验、作业以及视频教学等内容,也包括一些关于计算机发展的前沿知识,同时在网站上进行在线答疑等工作。
2、合理采用分级教学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新生入校后必修的一门计算机课程,但由于地域和家庭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相差较大。在这种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按传统的教学法授课,一方面会影响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我们采取了对入校新生进行计算机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情况对新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分级教学。比如,可以让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拔尖学生免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课程进行到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或多媒体技术等章节时再一起学习。其目的是使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深入自学,给他们一定的学习自由度,使其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因此经过详细的调研与考察之后,设计出合理分级教学方案,先选取一个专业进行试点;完成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行修改完善,然后再推广至全院各专业。
3、继续开展集体备课,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课题组成员不管是青年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开展了互听课制度,大家本着虚心向他人学习的态度,有准备地去听一些优秀老师的课,吸取他人在教学方面的优势,比如说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等,通过取长补短,将这些好的方式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准备过程中,课题组始终坚持集体备课、集体讨论、集体说课或者一人备大家补充等多种集思广益、相互交流的方式来扩充和完善课程知识体系,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八、课题的创新之处及学术和应用价值
(一)课题的创新之处
1、采取案例式教学。为了配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课程》的编写上,课题组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每个篇章划分为若干教学模块,以增强相关知识点的连贯性。同时每个教学模块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将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典型教学案例联系起来,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在教案编写上,集中集体智慧,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案例,统一制作课件。
2、进行考核方式改革。为改变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采取单一笔试考试的方式,课题组对该课程的考试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完善,采用了上机操作、综合作业、期末考试三种形式的考试,形成了学、练、考三位一体的考核体系。
3、出版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程》一书。课题组依照教育部制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并参考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编写并由人民出版社于2009年8月份出版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程》一书。该书系统地讲述了计算机的软硬件组成、Window XP系统的操作、办公自动化技术和网站应用等,基本能满足一般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奠定基础。该书最大的特点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案例式教学为主,每章配有多个案例和练习,每个案例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易于学生上机操作,在上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构建题库。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组成员为主,进行了计算机试题库建设。创建题库时,充分考虑了考核方式的改革与知识点的考核,选取的题型全为操作题,操作题中注重对操作技能的训练和提高。
(二)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大一新生的必修课程,而众多的独立学院因其培养目标、培养对象的差异性,普通大学原使用的教学方案明显不适用于独立院校。因此,本项目的开展立足于独立学院的基本特性,研究设计出适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程》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这在独立学院中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目前,本项目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缺少配套的教学网站。
2、发表论文的质量还不高。
3、题库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4、尚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1)由于学生入校基础参差不齐,应对分层教学问题进行深入调研。
(2)对于教学资源匮乏,教师教学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问题还有待探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