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审计局加强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审计质效的研究

发布者:sjc发布时间:2023-03-07浏览次数:10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审的要求,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全面部署,审计实践中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审计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加强审计技术方法守正创新的目标出发,研究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审计质效的有效路径。

一、做“实”数据先行,推进项目试审

任何信息技术,都必须找到合适的场景才能发挥优点和长处。任何审计项目,都不是单纯依靠信息技术就能够支撑的。只有当项目和技术完美地契合在一起时,技术才能助推项目取得良好成效。为了达到理想契合状态,应以“融”为底,做“实”数据先行。

二、做“严”数据采集,夯实数据基础

数据是审计人员的“米”,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审计结果的精准程度、思路的有效方向,决定着数字化审计的成效。在审计工作中需要结合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两个层面确定数据字段、约束条件及其他质量要求。为了提供能用、好用、常用的数据,应以“实”为底,做“严”数据采集。

三、做“强”数据分析,优化审计模型

数据分析处理的技术和工具在不断迭代发展,审计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技术领域的动向,并在审计实践中结合业务总结经验,辩证认识数据分析从初始、散乱到成熟、专业的形式演变进化。为了以实用模型的形式降低技术所需的专业门槛,应以“优”为底,做“强”数据分析。

四、做“好”应用建设,契合业务需求

应用系统的建设,是基于数据整理积累、工具或方法实践总结的基础上,用平台整合数据,用系统汇总功能,目的是扩大使用范围、提高数据利用率、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兼顾数据安全和审计质效。为了不断提升信息化支撑业务能力,应以“简”为底,做“好”应用建设。

五、做“精”专业队伍,培养人才梯队

项目的实施、技术的运用、疑点的核实,都离不开审计人员的参与和分工协作。良好的谋划必须靠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才能落到实处、有条不紊地执行。只有强化专业知识学习研究和审计项目实践历练,做好“传、帮、带”,才能锻造出一支审计铁军。为了增强斗争本领,应以“勤”为底,做“精”专业队伍。

六、做“深”审计研究,提升创新能力

审计研究立足于审计工作需要而开展,以目标为导向,探索思考“有什么”“用什么”“怎么做”的问题。遇到未知领域,搜集相关资料,学习理解实质,找出解决思路,选择适当技术路线和处理工具,并在审计实践中不断反馈、提升、优化。为了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创新驱动,应以“专”为底,做“深”审计研究。

科技强审,数据是承载的基础,技术是实施的武器,应用是成果的提升,人才是首要的资源,终极目标是提高审计工作的质效,而研究型审计统领整个过程,是整个体系的核心。为了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审计人员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践中,要结合工作做好研究型审计、强化数据赋能、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到上下配合、左右联动、凝心聚力担使命,实现知行合一、迎难而上、踔厉奋发谱新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