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湖北省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布者:sfzx发布时间:2016-09-26浏览次数:301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我省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战略,推进一主两副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机遇期;也是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和对外投资与合作、推动商务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攻坚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后危机时代商务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科学编制和实施湖北省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应对商务发展形势,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保持我省商务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从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二五时期全省商务发展的现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省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积极抢抓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商务经济进入质量、效益和速度协调发展的快车道,对内对外开放的总体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主要商务指标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并实现中部地区领先、全国位次前移、结构明显优化。

(一)国内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我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统筹城乡和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推动我省国内贸易实现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19.4亿元,高于5200亿元的十一五规划目标,是2005年的2.3倍;十一五年均增幅达17.8%,高于12%十一五规划目标。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全省累计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25000多家,日用消费品农家店覆盖96%以上的乡镇和62%以上的行政村;获准开工兴建33双百市场工程基础设施项目,发展各类农产品市场1300多个;2009年我省成为全国首批农超对接工程试点省份,2010年又被确定为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省份,推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创新。消费升级明显加快。通过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消费促进政策,农村市场消费迅速启动,汽车、居住、通讯及黄金珠宝等高档耐用商品消费增长强劲。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涌现出两湖绿谷等销售过100亿元的专业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和武商、中商、中百等销售过100亿元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沃尔玛、家乐福等世界知名企业均已落户湖北。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发展。以大型流通企业为依托的商业连锁、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迅速,电话购物、电视购物、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方式逐年递增。流通监测调控体系逐步形成。已建立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重点流通企业、茧丝绸、畜禽屠宰以及应急商品数据库等市场监测系统。逐步探索建立生猪、食糖、蔬菜等重要副食品储备制度。规范市场秩序取得积极进展。有序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针对重点商品和重要领域,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打击假冒侵权、维护市场秩序的专项行动,促进典当、拍卖、旧货、直销、药品流通等行业规范发展。

(二)对外贸易实现新跨越。十一五期间,我省积极推动科技兴贸战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进出口和出口分别突破200100亿美元关口,外贸规模迈上新台阶。2010年进出口总额突破250亿美元,达到259.1亿美元,其中出口144.4亿美元,分别是2005年的2.9倍和3.2倍;十一五进出口和出口年均增幅分别为23.3%26.5%,分别高于10.5%15.1%十一五规划目标。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中部第2位、全国第13位前移到中部第1位、全国第12位;出口额自2008年起超过安徽、河南,居中部第1位,在全国位次由2005年的第16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13位;出口占全国份额有所上升。出口商品结构明显改善。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54%26.7%,分别比2005年提升23.415.3个百分点;农产品出口10.8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5倍,香菇、活性酵母、小龙虾、鲜鸡蛋、蜂蜜等产品出口居全国第一;传统的纺织服装、钢材、化工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较2005年下降10.77.51.5个百分点。外贸主体结构不断优化。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出口占比分别较2005年提高10.18.6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出口占比下降15.4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加快发展。2010年加工贸易出口增长65.3%,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38.2%,比2005年提升17个百分点。市场多元化取得积极进展。2010年,我省对拉丁美洲、大洋洲、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比重分别比2005年提高2.70.70.5个百分点;对欧洲、北美洲出口比重分别提高4.20.9个百分点;我省出口具传统主导优势的亚洲市场出口比重下降9个百分点。服务贸易较快增长。2010年,全省服务贸易总额30亿美元。其中,出口9.5亿美元,同比增长30.7%;进口20.5亿美元,同比增长45.9%应对贸易摩擦取得显著成效。应对美、欧、印度等国家(地区)的一批贸易摩擦案件取得较好结果,并先后对美国、欧盟、日本等10个国家(地区)的6种产品参与发起9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企业运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三)利用外资实现新发展。十一五期间,我省抢抓中部崛起战略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规模持续增长,质量水平显著提升。2010年实际使用外资达到47.2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40.5亿美元),是2005年的1.8倍(其中直接投资1.9倍)十一五年均增幅达12.2%(其中直接投资13.2%),高于5.7%十一五规划目标十一五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01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的2倍(其中直接投资161.7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的1.9倍)。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大财团在我省投资日渐增多,已有87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我省投资,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19个。利用外资的形式和领域不断创新。外资股份制、并购、增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利用外资新形式快速发展。2009年中部地区首家中外合作创投基金湖北高和创业投资基金落户湖北。外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外商投资在资本形成中发挥了乘数效应,带动省内外资金增加投资,汽车、船舶制造业等传统产业长足发展,消费电子等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外商投资促进了就业、税收和出口。据联合年检资料显示,2010年,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吸收就业人员57.8万人,占全省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16.9%;上缴税收总额389.6亿元,同比增长30.7%。外资企业出口51.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5.8%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建立和完善外商投诉服务体系,集中清理和妥善处理一批外商投诉积案;推动建立投资环境评价体系,不断改善服务环境、信用环境、法制环境和政策环境。

(四)对外投资与合作实现新突破。十一五期间,我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对外投资与合作高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带动作用逐步增强。2010年对外承包劳务完成营业额达到32.7亿美元,是2005年的10.3倍;十一五对外承包劳务完成营业额累计达84.6亿美元,比十五时期增长6.5倍,大大超过累计增长1倍的十一五规划目标。自2008年起我省对外承包劳务完成营业额由2005年的中部第3位跃居中部第1位,在全国位次由2005年的第15位跃居第6位。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加快发展。我省大型骨干外经企业充分发挥在道路、桥梁、水电等方面设计和施工能力强的优势,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成效显著。我省对外承包工程扩大到93个国家,在建项目350多个,合同金额超过250亿美元,2010年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带动设备和原材料出口8亿美元。对外劳务输出快速增长。2010年外派劳务2.24万人次,是2005年的4倍;十一五累计外派劳务6.5万人次,超过累计增长1倍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已设立14个劳务综合基地,初步建立起劳务培训和输出一条龙服务体系。外派劳务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中高端技能型劳务输出比例不断增加,外派劳务人员年均收入超过6500美元。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高速增长。已在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经营机构和创办企业近219家,投资总额达到8亿美元,其中十一五以来新批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135家,协议投资总额5.9亿美元,是十五6.4倍。我省境外投资逐步由贸易型向生产型转变,由一般加工生产向高新技术研发和境外资源开发领域拓展,由投资经济领域向投资文化领域延伸。对外援助取得良好效果。我省依靠教育科技实力和农业优势,承担了国家对外援助项目50个,援助总额达3.7亿元。实施大量援外培训任务,承担25个技术援助项目,先后派遣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160多人,承建的援莫桑比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顺利实施,进一步密切与受援国的经贸交往与合作。

(五)口岸建设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期间,我省大力推进口岸开放,改善口岸环境,完善口岸布局,口岸规模、运量、效益和管理水平均有较大提升。口岸布局日趋完善。十一五期间,新批武汉、十堰2个公路口岸,设立B型保税物流中心1个。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口岸13个,其中水运口岸(武汉、黄石、宜昌、荆州)4个、铁路口岸(武汉、襄阳、十堰、麻城)4个、公路口岸(武汉、襄阳、十堰)3个、航空口岸(武汉天河机场、宜昌三峡机场)2个,初步形成水、铁、公、空和特殊监管区域相互补充的全方位口岸开放格局。口岸辐射能力不断增强。江海直达航线、国际客运和货运航班开通,武汉成为周边地区集装箱运输集散地和中部地区的国际航空枢纽港。国际货运直达包机筹备进展顺利,航空物流园区项目已动工建设,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完成搭建,具备上线运行条件。口岸货运量和出入境人数快速增长。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实现跨越式发展,由2005年的300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1826.8万吨,十一五年均增幅达43%,高于十一五规划目标28个百分点。2010年国际集装箱运量达24.7万标箱,出入境人数达34.5万人次,分别是2005年的1.93.1倍。保税物流成为新亮点。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运营良好,通关量及征收关税均居全国同类园区前列;武汉出口加工区海关监管设施进一步完善,保税物流功能全面拓展;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建设顺利推进;集现代航运物流、综合保税服务、临港产业开发为一体的武汉新港建设启动。

(六)商务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商务部门管理体制逐渐理顺。各市、县均建立职能明确、上下对口的商务主管部门,逐步改变职能分散、权责不清的现象。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实施国有流通企业减债脱困工程,支持企业轻装上阵,突出发展主业;完善市场运行监测体系,提升市场预测预警功能;积极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初步建立省、市、县上下联动,以12312电话为依托的举报投诉服务工作网络;推动内、外贸企业对接,内外贸一体化取得新进展。涉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循序渐进。实施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并向市州下放工作权限;建立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启动服务贸易统计工作;基本建立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四体联动和维护产业安全的一体两翼工作体制,制定《湖北省应对反补贴反倾销管理办法》,贸易摩擦应对机制不断完善。外商投资项目由审批制转向核准制,并陆续向市州和县市下放权限;外商投诉处理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外商投诉调处力度加大;制定《湖北省招商引资统计考核办法》,进一步提高外资统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积极实施大经贸战略,推进走出去与内外贸、外资相融合;初步建立统一、协作、高效的外派劳务管理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外派劳务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口岸物流综合协调机制,促进区域通关合作和电子口岸建设。商务法制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推动商务立法工作,使《湖北省典当管理条例(草案)》和《湖北省外派劳务管理暂行办法(草案)》、《湖北省牲畜屠宰管理暂行办法(草案)》、《湖北省酒类流通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草案)》等分别列入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立法计划。成立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开展全省商务系统依法行政示范点创建工作。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扎实开展,普法和法律咨询工作有序进行。商务行政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回复、对口联系等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建立专家咨询、公众参与、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确保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分配商务公共资源,构筑商务领域防控腐败风险机制。商务发展激励机制和促进体系不断健全,商务人才培养机制初步建立。贯彻落实《商务为民公约》,商务系统作风建设成效显著。

(七)开放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是实现今后五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并强调要以大开放为先导坚定不移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省政府分别于200620082010年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并于2010年出台《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意见》,推动全省开放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营造良好的开放发展环境。2008年,我省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博会,参会客商逾10万人,一大批投资、贸易及外经项目顺利签约,这是我省建国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的重大投资贸易推介活动,宣传了湖北的投资环境和人文风貌,展示了湖北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和全省上下团结奋进、共谋发展的精神状态,不仅为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商品贸易带来了大好商机,也为我省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学习借鉴机会,对推动全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扩大开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十一五期间,全省上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抢抓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国际国内产业加速转移等机遇,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干拼搏,推动我省商务事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为十二五期间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打下了坚实基础,也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一是坚持开拓创新、科学发展。五年来,根据形势变化和商务发展需要,全省商务部门积极应对危机和挑战,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为商务发展搭建了新的载体和平台。支持企业创新流通方式,形成武汉威仕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的家政服务平台、荆门格林美公司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网络、仙桃富迪公司的乡镇销品茂等一批亮点。创新市场开拓方式,2009年在美国设立湖北企业(美国)营销中心,创造产业、企业集群的海外展示模式,促进湖北企业和产品走出国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各地因地制宜,实行以商引商、园区招商、驻点招商等方式,取得显著成效。创新外经企业服务方式,搭建对接平台,推动外经企业与外贸企业、银行及信保公司加强合作。推动口岸物流运输方式创新,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和保税物流发展。二是坚持突出重点、加快发展。重点抓好招商引资,各地普遍建立了促进招商引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行目标责任制和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招商引资模式。突出抓好重大活动,我省坚持每年在境内外主办多项重大投资促进和经贸洽谈活动,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境内外知名展销(展览)会,扩大了湖北的对外影响,促进了省内外企业合作。抓好商务领域重点工作,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服务外包、家电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农超对接等工作为突破口,推动商务事业加快发展。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省商务系统努力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稳定外需的同时,积极扩大国内消费;在稳定出口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在货物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支持服务贸易加快发展,内贸与外贸、进口与出口、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更趋协调。在积极吸收外资,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加快对外资本、劳务输出,利用境外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引进来走出去互相促进、相互融合。四是坚持优化环境,服务发展。近几年,省委、省政府着力打基础、利长远,大手笔、大投入地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通关建设,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促进政策体系,我省经济发展环境总体上得到较大改善。全省商务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从以管理为主以促进和服务为主转变,为全省商务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十二五时期我省商务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从金融危机的剧烈动荡中逐步调整复苏,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不可逆转,同时随着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促进中部崛起等战略和我省全面推进两圈一带战略、“一主两副”战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省商务经济发展处于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后危机时代,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省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商务事业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一)我省商务发展面临的机遇

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贸易、投资严重萎缩,全球化进程暂时受阻。但从长远看,以科技进步和生产要素全球配置为基础的全球化大趋势不会根本逆转。发达国家传统产业受成本限制,再制造业化难度很大;发展中国家国内需求短期内难以大幅增长,无法取代发达国家消费。因而,国际分工格局不会根本改变。后危机时代,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调整恢复,经济全球化将再度加速,各种生产要素、科技、人才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优化配置和流动,各国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的势头将更趋显著,为我们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提供机遇。全球产业大重组、大调整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将为我国调结构创造有利条件。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金融风险也将为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提供新的方向和内容。我国将作为亚太地区和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的火车头,经济地位和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话语权将进一步提升,为我省十二五时期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2、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十二五时期,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一方面,国内市场的总需求将不断扩大,对于以内生型经济为主的湖北来说,有望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国家通过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措施,探索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将会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有利于我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为湖北商务经济发展拓宽空间。

3、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十二五时期,国家加快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将逐步形成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纵两横经济带,把中部经济由点到线再到面整合起来。湖北地处两纵两横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和结合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产业、科教和人才优势,既有利于争取国家重点产业布局、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相关的政策支持,又有利于加强与沿江城市群开展经济协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着力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我省商务事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4、我省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后,给予我省先行先试的权力,国家65个部委与我省建立了部省合作共建机制,为我省的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我省进行体制创新。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湖北抢抓机遇,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以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湖北长江经济带为载体,形成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两圈一带、双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使我省成为中部经济要素集聚、充满创新活力的重要增长极,为我省商务事业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5、我省进一步加快经济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够是湖北的最大实际。为突破发展瓶颈,2010年出台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意见》,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政策措施,力争经过五年努力,使我省开放型经济规模明显扩大,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更加突出。各级政府、各部门把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来抓,有利于推动全省商务事业加快发展。

6、产业转移和升级步伐加快。十二五时期仍将是国际产业转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国际产业转移由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延伸,由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延伸。由于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制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十二五时期也将是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高峰期。我省地处中部,交通运输便利,产业基础完备,科技教育发达,比较优势明显,特别是我省实施的两圈一带、“一主两副”等战略符合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将使我省成为国内外产业和资本转移的重要承接地。目前,武汉已获批建设国家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已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一步拓宽了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加快发展具有湖北特色和优势的新兴产业,不仅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产能过剩的矛盾,同时也有利于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整体竞争力,为商务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我省商务发展面临的挑战

1、国际经济利益冲突加剧。后危机时代,我国将面临更激烈的国际竞争。发达国家在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和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仍占优势,对我国形成持续的竞争压力;发展中国家普遍进入快速发展期,新兴市场加快崛起,与我国在制造业、服务外包等领域的竞争日益增多。全球气候变化及环境、资源等瓶颈问题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制约日渐突出,低碳经济将引发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各国围绕产业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与发达国家、新兴大国在能源、资源、原材料方面竞争更加激烈、矛盾趋于上升。近年来,我国遭遇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地位和全球贸易份额的上升,贸易摩擦将呈常态化趋势,针对我国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也会增多。201011月,美国为刺激经济复苏,实行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安全造成冲击,人民币升值呈持久趋向。此外,国际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美欧等发达国家企图让我国为世界经济均衡和持续复苏承担过多责任,周边国家与我国矛盾摩擦频繁,各种国际力量之间的博弈更加复杂,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十二五时期,需求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国内外企业对市场的争夺将进一步加剧。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较先实现经济复苏,许多国家和跨国企业将我国视作最大的潜在市场,纷纷从战略角度考虑争夺市场;同时,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由出口导向转变为扩大内需,沿海企业将市场重点转向内地,部分出口不畅的产品转为内销,这些都将为我省企业和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3、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加剧。面对世界经济大危机、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全国各地展开了新一轮大开放、大发展的竞争,国内区域经济版图在不断发生变化。十一五期间,国务院先后批准了海峡西岸、关中天水、江苏沿海、横琴、辽宁沿海、中部等十个区域发展规划,中部将面临来自东西部七大区域的竞争压力。从东部看,随着经营成本上升、环境制约加大和国际市场的萎缩,沿海地区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凭借便利的外部环境、充裕的资金投入、较高的管理水平,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将占据有利地位,从而压缩内陆地区产业调整和升级的空间。从西部看,广西北部湾和关中天水等支撑西部大开发的两大重点区域已获国家批准实施,成渝经济区规划也已出炉,重庆两江新区获批设立等,西部各省也在积极抢抓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调整和转移带来的新机遇,努力缩小与中部地区的差距。从中部看,六省竞相发展,其它五省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湖北要加快发展,提升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4、商务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近年来,我省开放型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经济外向度在全国排名落后,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与湖北具备的地区优势和整体实力不相称,与国内先进地区也存在较大差距。出口商品中,原料型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劳动密集型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少;大路产品多,知名品牌少,在国际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市场主体少、规模小、层次低、活力和后劲不足。对外投资近年来加快发展,但规模还很小。内贸方面,我省城乡市场发展不够协调,农村市场体系和流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商业网点布局不尽合理,现代物流相对落后,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有待进一步培育,商贸龙头企业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利用外来资金尤其是省外资金规模不大,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尚需进一步增强。另外,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也将为商务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5、商务发展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除需要进一步加快口岸、交通、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外,我省商务发展软环境也需不断改善。湖北地处内陆地区,管理理念和方式相对滞后,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协调配套服务效率不高,商务经济现代化和社会化程度有待提高,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缺乏适应经济开放发展要求的专业和高端人才。

三、十二五时期全省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机遇,围绕我省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和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总目标,以推进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发展为切入点,加快商务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商务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在内外两大需求中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在内外两种资源中集成新的发展要素,在内外两个市场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商务经济整体竞争力,开创湖北商务工作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力争为推动湖北实现跨越式发展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加快转变商务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省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必须贯穿于商务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2、坚持推动创新发展。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围绕创新谋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商务经济,实现商务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要坚持以创新作为推动十二五商务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把创新精神贯穿于全省商务工作的各个方面,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和工作方式创新,集聚创新资源,营造创新环境,吸引创新人才,努力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形成新的商务经济增长点,抢占后危机时代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3、坚持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充分认识我省继续深入实施开放先导战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也要深入领会扩大内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把握扩大开放与扩大内需两大战略重点,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战略资源全球化配置的同时,充分发挥湖北内生型经济优势,把握内需市场的巨大容量和成长性,进一步增强流通拉动消费、引导生产、扩大就业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作用,努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范围和领域,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促进我省商务经济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

4、坚持培育商务经济整体竞争力。保障十二五商务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关键是不断提高商务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要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增强湖北商务经济的国际国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推动我省内贸流通和外经贸企业依靠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管理创新共同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全省商务经济整体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全省商务发展的总目标:商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主要指标在中部地区保持靠前位置,在全国位次有所提升经济外向度和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消费和出口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增强。转变商务发展方式取得突破性进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运作高效的现代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基本确立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型商务经济发展格局,巩固湖北在中部地区商务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为将我省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十二五时期全省商务发展的具体目标:

1、国内贸易。全面推进流通现代化,建立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襄阳和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两翼的现代流通体系,增强流通主体竞争力,提升市场应急力和控制力,初步建立低碳节能型商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凸显湖北作为中部地区商贸物流中心的地位。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到2015年达到13476亿元。

——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到2015年,培育交易额过百亿元的市场10个,改扩建农产品批发市场70个、标准化农贸市场300个,建设一批有影响的专业市场,初步形成功能完备、城乡一体、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现代商品市场网络。

——商贸流通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到2015年,培育年销售额50亿元以上的企业20家,打造300亿元以上的商业航母3-5家。

——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发展,建立多业态经营的流通格局,到2015年,连锁经营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突破35%

——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以城市商业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现代流通格局初具规模,到2015年,人均商业面积达1.3平方米,购物便利性及舒适性大大增强。

——流通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到2015年,居民消费率达到38%;实现流通业增加值1981亿元;流通业从业人员达到426万人,占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总数的36%以上;行业税收占地方税收总额的30%以上。

2、对外贸易。外贸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外贸结构进一步改善,外贸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外贸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增强。

——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11.7%,到2015年达到450亿美元,其中进口和出口年均分别增长11.7%,到2015年分别达到200亿美元和250亿美元。

——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15%,其中到2015年出口超过20亿美元。

——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十二五期间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20%,占全省外贸出口6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出口实现翻番。

——外贸企业数量稳定增长,结构明显优化,到2015年,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5000家,年出口额5亿美元以上的重点企业达10家、1亿美元以上的30家;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达到1500家,其中年出口额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20家;培育年出口额1亿美元以上的农产品出口企业5家。

——外贸品牌培育取得积极进展,到2015年,全省50%上的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商务部认定的国际知名品牌达到20个、我省认定的国际知名品牌达到80个,我省有10家企业进入全国外贸企业500强。

——继续推进市场多元化,进一步拓宽出口领域和地区

3、外商投资。坚持增总量与提质量并重,注重引资引智相结合,保持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稳定增长,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能力,有效发挥外资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全省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5.6%,到2015年突破53亿美元。

——外商投资结构渐趋合理,保持第二产业利用外资稳定增长,提升一、三产业外资比重。

——利用外资质量明显提升,引进外资大项目和世界500强企业逐年增加,到2015年,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企业)达到30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超过100家。

——在新能源、环保科技、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农业等战略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方面,利用外资有所突破。

——利用外资方式实现突破创新,各类开发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增强。

——外商投资软硬环境不断改善,外资项目的集约化程度和环保水平整体有所提升。

4、对外投资与合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走出去的规模和质量同步发展,一批优势外经企业形成规模,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对外投资与合作实现阶段性跨越,成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省新设境外投资企业数、中方协议投资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非金融类境外直接投资中方协议投资总额突破5亿美元;境外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力争在资源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技术开发等领域取得较大进展。

——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年均增长15%,到2015年达66亿美元。

——全省外派劳务年均增长15%,到2015年达4.5万人次;在各市州均建立外派劳务基地,为省内公民出国打工提供综合服务;外派劳务层次不断提高,劳务外派收入有较大提升。

5大通关建设。口岸综合协调机制日益完善,口岸综合服务功能逐渐增强,通过港口、铁路、公路、航空、电子口岸等协同发展,实现集水、铁、公、空、信五位一体的专业化、网络化的口岸服务体系,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全省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增长10%,到2015年达到2950万吨。

——全省国际集装箱运量年均增长15%,到2015年达到50万标箱。

——出入境人数年均增长10%,到2015年达到56万人次。

——新开3条国际航空航线,口岸开放水平位居中部前列。

6、商务发展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联系工作机制,提高执行力、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力争将我省建成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

——促进商务经济发展的财政、金融、土地、税收及行政激励政策进一步完善。

——行政审批项目、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明显减少,审批效率明显提高。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加强商务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使我省成为中部地区高素质开放型人才最集中的省份之一。

四、十二五时期商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大举措

(一)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促进城乡市场持续繁荣。

1、加强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专业和综合批发市场,重点发展我省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批发市场和名特优新农副产品的产地批发市场。加大对大型消费品批发市场和重要工业品专业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市场标准化建设,推进市场改造升级。以增强市场服务功能为重点,推进市场体制创新,引进现代营销方式,加快信息化建设,探索商品网上交易模式,推广线上市场线下市场互动促销的经营方式。推进汉口北市场群、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到2015年,培育3-5个具有区域辐射功能的超大型农副产品、建材、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批发市场。十二五期间,力争形成以中心城市和出省主干线周边大型综合批发市场为龙头,以产地批发市场为核心,多层次、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流通市场体系。

2、创新农村市场发展模式。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现有的农家店和配送中心资源,合理规划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构建省(市)域、县域物流配送中心+乡镇中心店的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吸引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冷链、常温配送体系,逐步形成省(市)县乡+冷链常温+日用品、生鲜、农资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结合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完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推动重点城镇综合商业中心及乡镇销品茂等创新业态发展,提升农村流通网络服务功能。扎实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构建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引导建立多渠道投资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连锁企业的经营网络,组织农产品进超市,探索农超对接工程发展的新模式,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

3、加强流通市场主体培育。重点培育以武商、中百、中商、黄冈黄商、仙桃富迪、十堰寿康永乐、宜昌雅斯连锁、湖北新世纪购物中心等企业为重点的生活资料市场主体,以省农资总公司为重点的生产资料市场主体,以四季美农贸城、白沙洲农产品大市场为重点的农副产品批发及冷链物流市场主体,以九州通、新龙药业国药湖北控股集团、同仁堂和工贸家电为重点的专业市场主体,以武汉中周钢炉、荆门格林美为重点的再生资源市场主体,以湖北怡莲阳光为重点的新型贸工农一体化市场主体。鼓励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联合重组,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突出主业经营、跨区域发展、在全国领先的大型流通企业,提升流通组织化程度。力争到2015年,培育100家大型流通企业,其中重点培育10-15家跨省域商贸流通企业,20-30家跨区域商贸流通企业,3-5家跨国域商贸流通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促进各地区、各行业和各种所有制流通企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重点扶持冲刺中国零售百强、物流百强、餐饮百强的商贸流通企业,大力推动我省商业名牌进入全国和国际市场。鼓励有条件的流通企业打造全球供应链,形成跨国采购和销售网络,增强国际竞争力。

4、加快流通领域技术创新和应用。鼓励流通企业提升信息化水平,优化业务流程和交易方式,提高技术竞争力。引导推广企业资源管理计划、供应链管理、需求链管理、商业智能等技术,努力推动传统的商圈流通扩大到区域流通全国流通乃至全球流通,促进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在市场动态监测方面启动物联网信息化应用试点,尽快实现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以及重点流通企业三大市场运行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与监测,提升流通领域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局部试点,重点示范,逐步将物联网的应用推广到全省流通领域,加快我省流通现代化步伐。适应全球环保节能趋势和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在流通行业推广应用节能、节水、环保技术、设备和经营方式,提升商贸流通和相关服务领域节能环保水平。

5、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大力发展现有零售业态,积极引进国外新兴业态,不断创新流通业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提升零售企业的品牌效应,拓展零售企业辐射区域。支持大型连锁企业和大型工业企业内部物流配送及社会专业批发物流配送业务的发展,鼓励整合物流资源,推动第三方物流发展。引导工商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将仓储整理、零配件和产成品配送等物流服务外包给专业性物流公司。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工作,推动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重点建设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力争到2015年,全省农产品冷库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库容600万吨,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初步建成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加快流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做好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稳妥地开展电子商务,逐步实现网上洽谈、网上采购、网上营销等。重点抓好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和重点联系市场电子商务的指导和监控,继续扩大石化、建材和农副土特产品的网上采购量。

6、构建消费促进体系。引导流通企业将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相结合,丰富节庆展销活动,促进节庆消费。与旅游等部门联动,结合民俗特色,组织融商业、旅游、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活动,发挥消费叠加效应,带动复合型、多元化的旅游消费。依托食博会机博会等大型会展,强化武汉的中部地区商务会展中心功能,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武汉城市圈扩大会展消费。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农超对接林超对接等活动,促进农产品流通,扩大农村消费。推进家电下乡、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工作,推动开展建材下乡试点工作,带动城乡消费升级。加快城市社区购物中心建设,推进放心早餐工程,完善家政服务网络,促进城市生活服务业发展,推动社区消费、便民消费和服务消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旧货市场,支持二手车交易,倡导品牌汽车经销商开展二手车经销和置换业务,推进绿色低碳流通模式发展,扩大循环消费。深入实施三绿工程,大力倡导科学消费、绿色消费、文明消费。支持中小商贸企业开展信用保险和融资担保,防范和分担经营风险,协调金融部门进一步完善消费信贷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信用消费。

7、加强市场调控和应急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现有市场运行监测体系,探索建立药品流通业务统计系统,提高市场监测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升市场预测预警功能。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建立猪肉、食糖、米、面、食用油、蔬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省、市、县三级地方储备制度,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充实应急商品数据库,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城乡居民消费实际,合理配置应急商品品种和数量,提高对市场异常波动的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食品及药品流通管理,引进现代物联网技术,在市场运行监测、生活必需品储备和安全追溯等三个方面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视频化。

    8、加强市场秩序环境建设。以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对食品、药品、农资等专项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商务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扩展工作,形成以市、县两级综合执法队伍为主体,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机制;探索建立省级执法队伍,推进全省商务综合执法工作;在全省县级以上商务部门普遍建立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中心,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12312商务举报投诉、受理、处理联动机制。组织拟定和实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地方行业标准和有关政策,指导药品流通行业结构调整,推动现代药品流通方式发展,支持和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开展放心药店评比活动,推动药品流通企业管理上台阶、上水平。做好生猪屠宰监管工作,力争到2015,生猪屠宰规模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生猪屠宰厂(店)数量由2010年的900家缩减到700家以下;建设年屠宰量100万头以上的大型屠宰企业3-5家,其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开展诚信经营示范创建活动,力争到2015年,全省培育50诚信经商、文明经营的示范市场、100条无假冒伪劣商品销售商业街、1000家守法经商企业(户)和10000诚信经营、文明服务的优秀从业人员。完善商务领域信用信息系统,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实行信息公开和分类监管,严厉打击违规失信和商业欺诈行为,初步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反商业欺诈长效机制。完善市场竞争规则,整治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初步搭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流通管理体制。

(二)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1、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重点支持机电、高新技术、农轻纺等对区域经济带动性强和劳动就业贡献大的产品出口,大力培育有地方特色的出口产业集群。加快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战略,支持出口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开展研发设计,发展高附加值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出口,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提高我省机械设备、电子、通讯、船舶、汽车等产业的产品开发、设计、制造能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整体提升我省机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力争到2015年,全省20%以上的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和专利。推动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在机电产品出口中的占比提高,力争到2015年,全省高新机电产品出口占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由2010年的42.9%提高到45%-50%。加大对农产品和纺织服装、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促进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力争保持和扩大传统重点出口商品的优势地位。实施引资兴贸战略,发展优势产业,引进新兴产业,完善产业配套,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2、培植出口产业集群。在巩固提升传统优势出口产业的同时,培育壮大新兴优势出口产业。对我省现有的武汉经济开发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宜昌楚磷工业园(精细化工)等2个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以及武汉、宜昌、襄阳等3个国家加工贸易转移承接地,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加大倾斜支持力度,促进其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施农产品出口“1515”工程,发挥全省首批食用菌、水产品、蔬菜、中药材、茧丝绸、禽蛋、果品、牲猪、蜂产品、茶叶等10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的带头作用,充分利用我省农业比较优势,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完善激励扶持政策,支持品牌创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质量监控和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实施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112”工程,以搭建技术研发、信息服务、产品认证、检验检测、人员培训等五大公共服务平台为重点,推动建立自主创新体系、自主品牌声誉和自主营销网络,在我省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及配套产业、光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磷化工等领域,以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培育一批产业链比较完备、各具特色的出口基地,促进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省培育2家出口过20亿美元、1家出口过10亿美元、10家出口过5亿美元、20家出口过1亿美元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形成10大技术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积极申报武汉市为国家船舶出口基地。推动服装、无纺布等我省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基地优化升级,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出口档次。进一步加强服务外包基地建设,促进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3、着力培育外贸主体。围绕支柱产业,引进、培育、发展一批具备核心技术、研发人才、自主品牌、营销渠道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推进大中型企业与跨国公司开展战略合作。采取政策宣传、业务培训等服务方式,引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众多中小企业发展对外贸易。按照重点出口企业、优势出口企业和潜力出口企业进行分类排队,实行一企一策点对点等个性化服务,促进企业出口上台阶。对具有增长潜力的出口企业,实行省、市、县分级负责、全程跟踪、协调服务,推动把出口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出口能力。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一批年出口过千万美元的农产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龙头企业。组建中小外贸企业孵化器,引导企业开展出口业务。

4、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大力推进国际知名品牌培育工作,广泛发动、积极鼓励企业开展培育自主品牌的基础性工作,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自主品牌进行重点培育,形成一批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品牌。支持企业做好商标注册、专利申请、质量安全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行业认证工作,全面提高我省自主品牌整体水平。鼓励企业以品牌为纽带进行资产重组和企业并购,做大做强企业和品牌。鼓励企业创新营销模式,拓宽营销渠道,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提升品牌价值和声誉,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鼓励企业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提升企业形象,为创建国际知名品牌奠定基础。支持企业扩大自主品牌出口规模,提高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

5、调整贸易方式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加工贸易由单一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由单一的加工制造功能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领域延伸,由外资企业为主向内外资并举发展。引导加工贸易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在武汉、宜昌、襄阳获得国家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认定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将武汉城市圈整体认定为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

6、鼓励扩大进口规模。扩大国外先进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鼓励成套技术设备和高科技产品的进口,积极引进专利技术和技术许可等,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我省产业升级和发展。鼓励企业进口原材料、能源等战略性资源,满足我省生产需要,利用扩大进口推动出口。适当扩大高档消费品和新型消费品的进口,促进消费产品质量和结构的升级换代,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推动相关新型产业发展。

7、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充分发挥服务贸易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优势,以发展服务贸易切实提升货物贸易的发展质量,实现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按照分类指导、重点促进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推进服务贸易发展。对我省具有优势的商业和建筑服务出口,进一步积极推进;以国家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为契机,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整合文化资源,积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利用我省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努力扩大旅游服务出口;对运输、信息服务等予以重点培育,挖掘出口增长潜力。重点培育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重点发展与世界500强企业的服务外包合作,重点发展以软件和信息、设计研发为龙头的ITOBPO业务。积极培育3-5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积极创新融资渠道,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并购、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尽快在全省形成一批500人以上、执行额过1000万美元的骨干企业。

8、提升贸易综合效益。加强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建设,对我省具有较大竞争优势、易引发贸易摩擦的产品,加强政策引导、行业协调和专业人才培训,鼓励企业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自身权益,促进国内产业健康发展。推动我省企业加入全球供应链和采购链,延伸进出口贸易链条,提升对外贸易综合效益。对大宗产品进口,鼓励企业逐步延伸到原始生产供应端,降低进口成本;对出口产品,支持企业收购或自建国际营销网络,逐步延伸到境外批发和零售终端,增加出口附加值和销售利润。

(三)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外资的溢出效应。

1、突出承接转移重点。坚持引进外资和省外资金并重。巩固香港、台湾、日韩、新加坡、欧美及澳新等重点地区和国家的招商引资,突出抓好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海峡西岸及台湾地区、珠三角地区等区域的招商引资。重点关注台湾大企业投资动向,做好台资项目对接;吸引东南亚国家大财团投资,积极引进出口导向型项目、基础设施型项目;引进欧美国家跨国公司高科技项目、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和商贸物流服务业项目,提升我省产业发展水平。引导外来资金向重点区域聚集,把长江中游打造成为外来资金投资密集带。创新开发区管理模式,打造一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发挥外资集聚效应。协调推进国家级开发区的有关工作,使其成为低消耗、高强度、高效益、产业特色鲜明的示范开发区。协调和指导各类开发区加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2、优化外资产业结构。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科学制定利用外资引导目录,争取我省重点产业进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按照招大、引强、选优的思路,以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知名企业为对象,努力引进一批对我省光电子、光通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船舶、生物医药、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升级有重要影响的大项目和配套产业,促进形成产业集群。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效生态农业等重点领域,推动形成以高技术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服务领域招商引资,鼓励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利润核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增强外商投资企业在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网络等方面的溢出效应。

3、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在重点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鼓励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采取BOTPPPBT等新型融资方式,推进利用外资多元化发展。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向外商转让股权、产权和境外上市,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外来资本以参股、控股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鼓励外商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来鄂投资。鼓励外资并购和增资扩股,鼓励外商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积极争取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努力提高国外贷款的使用质量和效益。

4、完善投资促进体系。精心策划和组织我省在境内外重点国别、地区举办的重大招商活动,积极组织参加投洽会中博会等重要展会。重视与各类投资促进机构、中介机构合作,培育并分享业务资源和渠道,尤其要加强与产业转出地投资促进机构、中介机构的合作,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项目落地创造先机。实施以宣传我省比较优势和投资环境为核心的区域营销战略,重点宣传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商务综合成本优势和居住环境优势。通过选聘境外商务代表,搭建信息交换平台,及时了解重点区域内企业的投资意愿与动向。加大对跨国公司的研究,锁定目标企业开展投资促进。把吸引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与我省巨大的消费市场等互补性优势结合起来,针对不同企业的需求,制定个性化引资策略。瞄准为跨国公司服务的中介机构、服务企业,加大引进力度,为跨国公司的进入创造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因地制宜地推行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网络招商、主题招商和重点项目招商。

5、实行投资环境动态评价。参考借鉴国内外的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和经验,在科学性、导向性和差异性原则的指导下,建立湖北省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及各地、各行业投资环境实行动态治理。建立湖北省投资环境治理信息系统,率先在全国实行投资环境信息化治理。针对考核结果,定期发布各市州外商投资环境质量和服务水平相关信息,表彰先进,激励后进。鼓励各地投诉中心公正、高效处理投诉案件,提供涉外法律、法规、政策咨询服务,为客商排忧解难。加强与外商的沟通和联络,建立各级政府领导与外商投资企业代表恳谈会制度,听取外商意见和建议,做好改善投资环境工作。推行引进外资和省外资金重大项目协调联络和跟踪服务制度,对总投资2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和2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实行重点跟踪督办和协调,抓好签约项目履约。

(四)扩大对外投资与合作,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1、积极发展境外直接投资。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类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通过新建、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重组、联合等多种方式,到境外进行直接投资,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延伸产业优势,实现市场对接,加速资本扩张,规避贸易壁垒。支持具有较强海外经营能力的大型企业参与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设立海外生产基地、营销中心、研发设计中心。支持企业通过境外投资获取资源开发权、国际知名品牌、先进技术和营销网络。重点推动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行业拥有成熟技术设备和比较优势的生产型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推动与亚洲、非洲国家加强农业合作;支持石油、冶金、森林等行业的优势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发我国紧缺的自然资源;支持激光、电子、通讯、生物制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到欧美日等发达地区建立研发机构;支持我省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到境外开办商场;支持我省外向型企业到其主要目标市场建立国际营销与服务网络。引导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推动集群式对外投资,增强整体竞争力。

2、加快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引导科研、勘测、设计、施工等企业内外联合、优势互补,共同拓展国际工程市场,探索EPC(设计、采购、施工)、BOT(建造、经营、移交)、BOO(建造、拥有、经营)、BOOT(建造、拥有、经营、移交)等承包建设方式。以设计咨询为龙头,培育和推动设计咨询公司、项目管理公司、监理公司走出去,带动承包工程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走出去。推动中国技术标准规范走出去,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全面贯彻标准化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强化对外承包工程的风险管理。促进外经与外贸互动,通过对外承包工程带动我省设备和材料出口。

3、加强劳务综合基地建设。加快以海员外派为主的劳务综合基地建设,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和适应性培训,提高劳务人员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组织外派劳务经营公司、工程公司与基地对接,开展订单式培训与输出,确保在稳妥的前提下扩大外派劳务规模。坚持以对外承包工程带动为主、以外派海员为主、以外派中高端技能型劳务为主,提升我省外派劳务层次。改进和完善教育培训工作。完善外派劳务各项制度建设,加强行业管理,维护劳务人员合法权益。

4、积极承揽援外项目。结合我省农业及建筑业优势,努力争取国家更多援外项目由我省企业实施,积极争取承担更多境外农业援助、援建基础设施、援外培训等项目。通过实施援外项目,发展对外联系网络,了解投资合作信息,积累国际交往经验,为我省经济发展拓展更广阔空间。

5、提升走出去整体竞争力。以优势行业为主导,着力培育一批在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和输出劳务方面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促进形成龙头产业和龙头企业,培育我省大型跨国企业品牌,增强走出去的竞争力。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整合,加快走出去进程。促进企业间加强联合与协作,实现资金、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以实力企业为核心,以重大项目为纽带,打造跨部门、跨行业的企业联合舰队,提升我省走出去的整体竞争力。

(五)推进大通关建设,优化对外开放环境。

1、推动口岸设施建设。加快武汉新港建设,将其打造成集现代化航运物流、综合保税服务、临港产业开发为一体的国际港、枢纽港;加快黄石、荆州、宜昌水运口岸升级改造,使其成为武汉新港货源的重要支撑;完善武汉铁路口岸建设,促进铁路口岸升级;加快武汉天河机场国际厅建设;推动恩施机场航空口岸对外开放。利用长江干线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资源,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场所和武汉新港水运口岸、天河机场航空口岸、武汉铁路口岸之间的协调发展,推动我省口岸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枢纽口岸。

2、发展保税物流经济。加快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建设,以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为龙头,带动我省保税物流经济快速发展。

3、构建一体化口岸服务体系。加强与沿海口岸查验单位的合作,深化区域通关改革,提高口岸一体化运作效率。利用电子口岸综合业务平台,促进进出口贸易物流、商流、信息流的有效衔接,形成大通关快速联接通道。增强口岸配套服务能力,推动中转、集散型口岸向综合服务型口岸发展,将武汉打造为中部地区进出口货物集散地。加强口岸合作,简化和规范转关运输监管,推动多式联运和综合物流体系建设,使铁路、港口、机场及公路实现无缝对接。发展江海直达铁海联运,推动新开国际航线航班工作。

(六)建立内外联动、三外融合、区域协调的商务发展体系。

1、充分发挥流通先导作用。加快流通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在与农业融合方面,要通过推广农超对接、建立农产品出口基地等模式,深化农商分工协作,带动订单农业发展和标准化种植养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促进农民增收。在与工业融合方面,要积极推动流通业向定制、加工、配送等领域延伸,促进工业企业提高专业化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库存,同时促使流通业自身发展壮大;要大力发展专业批发市场,培植大型内外贸流通企业,促进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各类工业品的产销衔接,发挥流通满足需求、引导需求乃至创造需求的作用。在与金融融合方面,要抓住信贷消费、电子支付、供应链融资等金融创新与流通关系越来越紧密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流通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的新路。

2、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与开拓外需相结合,以扩大内需为主,积极开拓市场。组织和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与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和知名网络企业合作,搭建全省电子商务营销平台,探索建立网上商品交易会和海外样品仓储展示相结合的模式,帮助企业增加贸易机会。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在境外建立营销中心。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湖北企业(美国)营销中心,并积极推进在亚洲、非洲和欧盟新建营销中心工作,拓展境外营销中心功能,为我省企业及优势产品在全球范围扩大和深化合作关系搭建平台。引导企业抱团出征,将产业基地、产业集群与国内外目标市场对接。利用我省区位、交通和物流优势,大力发展新型批发业,建设一批面向全国的专业批发市场,推动我省优势和特色产品全国流通,提高我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组织专业批发市场赴国外参展促销,引导国外采购商到我省专业批发市场设点,打造国际化专业大市场。支持企业通过行业商协会开拓境外市场,建立境外营销网络。鼓励和支持企业到海外重点市场设立销售子公司、产品分拨中心和售后服务体系。鼓励企业积极探索租借国外品牌、并购营销网络的营销途径。

3、积极推动三外互动融合。加强外经与外贸的互动,继续推进外经、外贸企业项目对接,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带动我省设备和材料出口;加快推动外经合作与内外贸一体化,培育优势企业发展成为集境内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跨国企业。加强外资与外贸的互动,通过吸收外资开展加工贸易,利用境外资金、技术、专利和市场扩大出口。推动走出去引进来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发挥外资在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境外投资为突破口,转移过剩产能和消耗短缺资源的生产流程,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在境外利用外资,使别国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创新型人才为我所用。加快形成外资推动外贸、外经带动外贸、外贸促进外资外经的协调发展机制。

4、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武汉市做大做强,充分发挥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功能,把武汉打造为中部地区最大、对内对外最开放的贸易投资自由港和时尚消费中心,努力提升武汉的城市形象、开放水平和国际知名度。以扩大利用外来资金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武汉城市圈对外开放水平,使武汉城市圈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外资密集区、产业集聚区、要素集散区、制度和科技创新区。发挥武汉市作为汽车零部件、科技兴贸等国家级出口基地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等优势,突出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引进有实力的总部性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挥武汉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圈内城市围绕各自资源禀赋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和互补发展。发挥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带动鄂西圈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促进鄂西地区汽车、船舶等优势出口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支持外资投向鄂西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及旅游服务产业。发挥湖北长江经济带居中优势,带动武汉城市圈密切与长三角的联系,依托黄金水道主动承接上海、江浙的产业转移,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同时,带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强与长江上游地区的联系,借助产业、物流、商贸等优势,促进湖北提升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支持各县市立足自身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积极培养市场主体,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县域招商引资竞争力。支持县域现代流通业加快发展,积极引导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鼓励发展立足县乡特点的批发市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构筑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提升县域经济开放水平。大力支持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努力改善试验区流通与消费环境,提升试验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七)搭建经贸交往平台,深化省际、国际交流合作。

1、打造一系列大型经贸活动平台。进一步发挥武汉会展产业的潜力和优势,做大做强食博会机博会农博会华中旅游博览会等一批我省自主举办的知名会展品牌。搭建新的展会平台,打造若干规模化、常态化、吸引力强的活动平台。整合各种会展资源,举办成一个中部第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博览会。加快搭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重大活动平台,继续共同办好中博会;针对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继续组织好鄂港粤经贸合作洽谈会、鄂沪(长三角)经贸合作洽谈会、鄂京(环渤海地区)经贸合作洽谈会;针对海峡西岸和台湾地区,在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的同时,组织好湖北(海峡西岸)台资企业恳谈会、湖北台湾周等专题活动;搭建日韩、美加、欧盟、东南亚、澳新等重点区域海外投资推介平台,举办专题投资促进活动。创新平台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专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运作水平。

2、选聘境外商务代表。建立和完善境外商务代表选聘、管理及考核机制。在境外华人商(协)会高管、我省境外企业高管、在我省有重大投资项目的外国公司高管及政协港澳委员中,挑选一批熟悉所在国经济社会情况、与所在国相关政府部门和经济界人士有良好关系的人事,担任我省驻外商务代表,为我省开展招商引资及经贸促进活动提供信息和支持,推动湖北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3、进一步深化境内外区域合作。充分利用中博会、中部论坛等合作机制,加强与中部各省的合作,在产业发展、金融创新、市场开拓、基础设施对接等方面开展更充分和广泛的交流,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积极联合沿江省市,加快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发展,推进上中下游地区规划、市场、产业对接。加强高铁沿线区域合作,推动鄂湘粤三省和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珠江三角洲的融合与互动,发展武汉广州沿线经济带。推进CEPAECFAAFTA在我省的落实和发展,进一步加大与台港澳和东盟的经贸交往。巩固鄂港合作成果,挖掘鄂台发展空间,借助澳门平台,拓展我省与葡语国家经贸往来。努力提高对台港澳货物贸易占全省比重,不断加大服务业吸收台港澳资金、技术的力度,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措施取得实效。

五、十二五时期商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推动商务领域法制建设,加强商务发展的法制保障。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围绕商务中心工作,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的原则,推进商务领域法制建设,为商务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加强全省商务法规、规章建设,健全商务法规体系。完善商务行政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法治化水平。加强商务行政执法监管,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推进商务法律培训制度化,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抓好综合治理工作,维护商务系统和谐稳定。

(二)深化商务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积极支持组建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建立产销衔接和供需平衡的长效促进机制,加快培育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推进流通现代化发展。推进外贸、外资、外经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落实重大项目协调服务和信息交流机制,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的招商引资运作机制。推动建立机制完善、协调有效的商协会体系,充分发挥商协会组织在协调企业行为、加强对外交涉、维护企业权益、加强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职能。深化商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行业管理、产业引导、市场调控、政策研究等职能,将商务部门的职能定位转变到宏观管理与服务上来。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建立公开、透明、高效的商务管理体制。推进部省协作机制,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服务业开放、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等方面,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积聚更多资源。健全厅市合作机制,通过厅、市商务事业发展战略的深度合作,支持和引导地方商务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推动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三)协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商务发展环境。加强对开发区的指导和管理,推动各类开发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或高新区,支持区位、交通、产业基础较好的工业聚集区整合筹建省级开发区。进一步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武汉新港和临空经济区建设,重点扶持口岸监管场所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改造,加快铁海、江海、陆空联运配套设施建设,发挥电子口岸通关信息平台作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推进市州重大商贸项目建设,支持大型连锁、代理、第三方物流和大型工业企业进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扶持一批规模大、功能强、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建立综合性与专业性并存的多层次物流配送体系,提高物流业整体素质和水平。协调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争取在条件成熟的市州分别设立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办事机构,推进贸易便利化。加强行业监管和商务执法工作,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加快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协调有关部门完善金融等配套服务。不断完善对外开放、市场秩序整顿、外经贸、口岸等部门联系工作机制,促进各部门形成合力,服务全省商务经济发展。

(四)加强商务信息化建设,努力创新商务工作方式。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将其作为加快实现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现代化、推动我省商务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启动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形成内网、专网和外网协调发展的信息化体系,为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办公自动化、提高商务工作监管和科学民主决策水平提供保障。加强商务厅门户网站建设,以需求为主导,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为重点,以安全为保证,突出政务公开,抓好信息补充、更新,不断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拓展交互功能,更好地为企业和公众服务。充分利用商务部搭建的平台,进一步加强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有关单位做好信息服务体系数据库建设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权威、准确、优质的公共信息服务。与国内专业机构密切合作,做好电子商务促进工作。

(五)整合现有扶持资金,着力完善商务促进政策体系。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意见》,完善扩大开放的政策促进体系。在安全、高效使用中央财政各项支持资金的基础上,争取省财政加大对商务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贯彻落实《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的意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增加扶持资金,进一步加大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整合各项政策性扶持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导向性作用,突出支持重点,提高使用效益。协调金融部门改善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条件。协调信保部门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完善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绩效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扩大开放的积极性。

(六)加强人才交流和培训,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商务干部队伍。推动实施人才强商计划,加强对各级商务部门领导干部在外经贸、金融、法律、区域经济战略、WTO规则、公务礼仪等涉外理论和业务知识方面的培训,把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家授课常态化、制度化。协调推动省委党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期对外开放专题研讨或培训班,把涉外知识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培训课程。选拔熟悉涉外经济工作、有专业特长的干部到地方挂职锻炼,加大地方商务部门干部交流挂职工作力度。结合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力争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引进一批干部到我省县市区挂职。按照项目+人才的模式,加快人才引进步伐。鼓励各地各部门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多种方式开展柔性引才引智,培养一批充满活力、精干高效的商务管理和技术人才。加强商务系统作风建设,培养执政为民、廉洁自律的高素质商务干部队伍。

十二五时期全省商务发展的重点引导项目

 一、  商贸流通类

1、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程

根据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试点的通知》(财办建[2010]65号)精神,我省被确定为全国9个农产品现代流通试点省份之一。已争取中央财政900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我省试点项目建设,拟在武汉、荆州、恩施等3个市(州)开展试点工作,力争在3-5年内在全省初步建成高效、畅通、安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按照商务部、财务部《商务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商建字[2010]278号)要求,经过对全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流通重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摸底调查,结合各地项目申报情况,初步确定71个单位为综合试点项目承办单位,其中武汉市11个、荆州市25个、恩施州16个、试点市以外19个。

2、商务物联网项目

项目由武汉威仕达软件有限公司实施,将建成一套支撑多层级、多用户、多部门协同应用,在技术方面结合物联网最先进的科技应用手段,并涵盖基础应用平台、安全平台、信息资源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以及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信息化综合服务系统。项目建成后,平台涵盖网络基础系统、信息安全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智能终端数据采集系统、商品流通监管追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门户网站系统以及其它相关应用系统群等众多子系统,将实现全省系统范围内市场运行监测信息的共享和业务监管。

3、家庭服务业电子商务平台项目

项目由武汉家政通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实施,主要依托已开通全省的96580的家庭服务电话短号,借助于已投入运营的武汉市家庭服务网络平台的成熟运营模式与先进的技术优势,形成全省或部分有条件进行集中服务的地区性服务支撑平台体系。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投入与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武汉家庭服务网络平台的功能,升级技术服务系统,提高用户体验水平的同时,满足不同家庭服务项目的个性化模块要求,从设计和功能两个方面同时充分满足大平台+专业家庭服务供应商的需求,大大提高平台的易用性和科学性。二是围绕服务家庭,构建家庭、生活、消费一站式家庭生活综合服务平台的原则,从广度和深度上大力拓宽家庭服务的服务项目,服务项目涵盖家庭保姆、母婴服务、钟点工、护工服务、清晰保洁、搬家服务、宠物服务、家电维修、物业管理等九大类。同时为了有效服务网络中心的商业化运作积极展开异业合作,并通过这两种形式广泛整合社会服务资源,极大的丰富家庭生活的服务内容,扩大网络服务的能力。三是通过深入社区直面家庭服务的消费目标群体及潜在目标群体,大力建设社区服务站,通过社区服务站的形式构建家庭服务配送中心的体系架构,同时进一步深化网络中心的服务形式和内涵,在充分利用社区终端的基础之上构建96580社区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方便社区居民的生活。四是充分利用三网融合、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的先进技术手段,通过构建分布式的家庭服务行业数据交换平台为基础,搭建家庭服务行业的云计算平台,为此进一步大力投入研发家政通家庭服务企业连锁管理平台,低成本、高效率的提高家庭服务行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同时,有利于网络中心构建家庭服务行业的统一资源整合平台,为网络中心进一步规范服务标准和流程,提供优质家庭服务创造基础条件。并争取在半年内覆盖所有已加盟家庭服务企业。

4、武汉城市圈社区商业服务体系

   项目由中百集团、武商集团、中商集团、黄商集团、湖北富迪实业及城市圈其它各市商贸流通市场主体等重点商业企业实施。我厅将予以大力推动,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和典型示范的引导,以及社区超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等商业网点设施的建设,方便社区居民生活,促进社区绿色消费,保障社区消费安全,提高社区商业服务水平,扩大社会就业能力。

5、汉口北批发市场及四季美农贸城项目

   汉口北批发市场是以庞大的物流交通体系为支撑,以商品交易为特征,配套以综合服务功能的现代城市市场群。该市场位于天河机场、武汉北铁路编组站和武汉新港等三大国家级交通枢纽合围的金三角地带。市场群总体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总用地面积24000亩,建筑面积1500万平方米,总投资380余亿元,由汽车、国际商品、农贸、家居、建材、金属、石化物流、农机、电子等十大商品市场所组成;配套设置铁、水、公、空等四大物流园区和公铁、水铁等两大联运中心。远期将依托市场群,发挥产业链衍生效应,规划2万余亩9个配套产业工业园,发展农产品加工、建材工业、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家居等五大配套产业基地。规划目标是打造中国最好、中部最大的第四代专业批发市场的典范市场。其中,四季美农贸城总投资60亿元,占地面积5000亩,由食品批发城、蔬菜批发市场、花木大世界、水产批发市场、冻品批发市场、综合仓储物流区等6个专业一级批发市场,以及1个展示交易配送中心组成,处于汉口北专业市场群的核心区,是汉口北专业市场群的龙头项目。

6、武汉商业连锁超市建设项目

   武汉市各重点商业集团按每年10-15个门店速度,在省内新建量贩、平价、仓储、便民超市门店约110家,企业总投资约18亿元。

7、黄石市现代商贸物流基地

项目总投资35亿元,建设周期为2011-2015年。依托黄石市交通区位和工业发展优势,完善铁路、公路、水路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改造提升本地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把黄石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重要的港口基地。

8、白浪汽车汽配物流园区项目

项目位于十堰经济开发区,拟在白浪现有汽配城基础上,按2平方公里规划,进行增场扩容,提档升级,建成散件小件汽配批发物流区、大件汽配总成物流区、整车及钢材物流区等三大物流区,力争打造中国第一汽配城,到2015年交易额达200亿元以上,使十堰成为辐射鄂豫陕渝四省市、交易配送规模达200亿元、功能完善、资源聚集、动态高效的区域性汽车物流中心城市。

9、湖北金东山商业城项目

项目位于宜昌市,以金东山物流配送中心为核心,总投资达5亿元,占地111亩。20107月已正式开工建设,工期2年。项目建成后,市场年交易额将突破50亿元,年物流量80万吨,上交税费4000万元,提供1.2万个就业岗位。项目将成为湖北西部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并力争成为湘鄂西、渝东地区最具规模和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进入全国百强、百亿大市场行列。

10、三峡物流中心项目

   项目位于宜昌市伍家岗区,规划用地1154亩,总投资约15亿元。20108月开工建设,工期3年,2012年全部建成。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工业品展销中心、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物流信息交易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整合宜昌及周边地区物流服务市场,形成统一的物流运营基地,成为三峡物流的重要平台。

11、襄阳市大型批发市场园区项目

项目初步选址在樊城区牛首镇附近,规划建设3-5平方方公里大型市场园区,预计总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除基础设施新建和改造外,还将注重按行业标准或规范进行服务功能扩展、提升市场档次,具体包括:推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交易方式,拓展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网上会展、拍卖、期货等新领域、新业态;配套建设商品质量检验检测、质量可追溯体系;采用仓储、加工、运输、环保等节能新技术新设备,发展节能环保型市场;开辟低碳产品专销区或转型为低碳产品专业市场。项目建成后,力争成为年交易额100亿元以上的全国性批发市场,为构筑鄂西北商贸物流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12、襄阳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

项目由襄阳市光彩田宇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实施,占地1000亩,总投资约8亿元。2010年开工建设,2-3年完成。项目内容包括建设社区绿色回收站(点)829个、占地500亩的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1个、占地100亩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中心1个及占地400亩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4个。项目建成后,每年将回收再生资源160万吨,形成50亿元的产值,上缴税收4亿元,带动就业超过1万人。项目将提高襄阳市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13、鄂州市城乡市场一体化建设项目

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城市。鄂州市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106个示范社区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商务部门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14、湖北省废旧电池与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与低碳资源化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位于荆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由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10亿元。2010年开工建设,周期5年。项目拟建设废旧电池与电子废弃物的循环消费与逆向物流回收体系,建成1万个网点,覆盖湖北主要地区,形成年回收处理各类电子废弃物30万吨,循环再造塑木型材30万吨,铜合金、钴镍粉末等各种资源化产品5万余吨的生产能力。项目建成后,年产值达100亿元,上缴税收5亿元,同时实现节能50万吨标煤,每年减排二氧化碳500万吨、二氧化硫1万吨、固体废弃物30万吨,循环利用各种资源30万吨,使荆门成为中国低碳经济商业模式创新与低碳产业实践的先进基地。

15、鑫港国际物流园项目

 项目位于荆门市,由中国500强企业之一——浙江人民电器集团投资兴建,总投资逾20亿元,占地666亩。主体包括大型农机及配件、工程机械、家私建材专业市场、国际金融及物流服务中心等。项目依托荆门市地域及资源优势,力争打造我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配套设施最齐,集商贸物流、专业批发、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机、建材家私、五金机电、工程机械等产品行业中心、物流中心、交易中心和品牌展示中心及多功能商业集群。201010月项目一期工程——农机及配件市场建设启动,预计投入5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为2010年至2015年。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容纳各类企业数千家,解决就业岗位上万个,预计年交易额达50亿元,将加快相关业态专业市场集聚和升级换代步伐,对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6、两湖绿谷物流项目

   项目由两湖绿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实施,总投资15亿元,规划用地600亩。项目以农产品流通为主,力求把两湖绿谷打造成集散能力强、辐射全国的区域性物流中心。该项目包括:加强冷链、配送中心建设,使高低温冷库容量达到10万吨;加强农产品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农产品电子信息商务平台,修建2000㎡的农产品现代化信息中心一座;修建5000㎡的多功能会展中心一座;完善和增加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建设10000㎡的加工、分检、包装中心;新建3000㎡的农产品综合科技研发中心一座。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6亿元,蔬菜、干货、水果、香蕉等专业市场及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及结算系统已投入使用,多功能会展中心,水产、禽蛋市场,研发中心及加工、分拣、包装中心正在筹建。项目建成后,年交易额达200亿元,成为荆州、荆门、宜昌等地农产品交易的区域性核心市场。

17、中部商贸物流产业园项目

   项目位于黄冈市黄梅小池镇,由湖北照丰投资有限公司实施,占地3450亩,总投资59.37亿元。项目将建设包括冷冻专业市场、木材、建材市场、建材家居市场、农副产品市场、农机汽配市场在内的大型物流园区。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带来约44亿元的社会总产出,约26亿元GDP增长和约5亿元税收,产生直接就业人口4万人,带动就业人口10.8万人。

18、咸宁永安商贸物流园区项目

   项目位于咸宁市咸安新区,拟投资20亿元、规划10平方公里,建设咸宁农产品、工业品商贸物流园区。项目建设周期为2008年至2015年。目前已建成5万平方米的咸宁昊天建材城及3万平方米的咸宁亿丰农商贸批发市场,2万平方米的机电五金商贸城正在建设之中。项目建成后,将增加就业人员2万人,增加利税1亿元,形成建材、五金电器、家用电器、农产品、副食品等产品的集散地,全方位服务咸宁全市,辐射咸宁周边地区。

    19、随州市物流配送中心项目

项目由湖北新世纪购物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实施,总投资2亿元,占地252亩,其中物流配送中心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年配送货物价值达100亿元左右,近期年配送能力6.5万吨,远期设计年配送能力达20万吨。预计年加工及储存农副产品3亿元,年加工储运及配送货物价值达100亿元。

    20、华硒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

项目位于恩施州恩施市,由恩施市华硒生态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总投资5亿元,占地500亩。拟建电子信息及交易结算、地方特色产品展示展销、农产品质量及检验检测、冷链物流配送、监控管理服务等5个中心和一个综合服务区。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就业5000人,年吞吐货物50万吨,年交易总额20亿元,年利税1亿元。

    21、乡镇销品茂项目

   湖北富迪公司计划在近三年内投资4亿元,在江汉平原的28个乡镇建设总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的综合商业中心(销品茂)。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程度和消费特点、消费潜力的不同,设立相应的经营项目和服务项目,促进经营服务种类与农民消费需求的有效对接。乡镇销品茂集经营与服务、购物与休闲、生产物资与生活日用品销售于一体,成为农村居民购物、消费、休闲的全新平台。项目建成后,将年新增销售额5亿元,新增就业5000多人。

    22、天门市竟陵物流园项目

项目位于天门经济开发区,由天门市宏大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实施,总用地314.2亩,总投资2亿元。主要建设货运区,农资交易配送区,棉花交易区及商务中心等四大功能区,新建货运信息管理中心、拍卖交易中心、冷库、仓库、农资信息管理交易中心、配送中心、展示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天门市大型物流园的空白,并有力推动第三方物流发展,对带动天门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  对外贸易类

1、农产品出口“1515”工程

项目目标是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培育10大农产品出口基地,培育5家年出口过亿美元、10家年出口过5000万美元、50家出口过1000万美元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实现全省农产品出口规模翻一番,力争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20亿美元。主要措施:一是编制首批10大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二是分类管理,扶植龙头出口企业。对“1515”工程确定的5家出口过亿美元的企业以及10家出口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由省商务厅以及相关部门亲自抓,50家出口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由各市州商务局分头抓。商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列入“1515”工程的龙头出口企业进行动态管理,做好基地企业的培育工作。三是加大对基地内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围绕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公共检验检测平台、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公共环保平台、公共展示平台、公共物流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公共认证服务平台等九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争取商务部、财政部资金支持,促使公共平台充分发挥服务农产品出口的作用,促进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四是培育农产品出口品牌。以基地为抓手,以企业为中心,精心培育我省的农产品出口品牌,力争每个基地至少在十二五期末培育1-2个知名品牌。条件成熟时,还将推动第二批出口基地的授牌,并把出口基地和出口品牌密切挂钩,争取做到有出口基地就有出口品牌。五是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展会平台,包括广交会、华交会、东盟博览会、东北亚博览会等国内大型展会,以及国外的东京千叶国际食品展、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食品展等国外展会,组织企业参展,把湖北的农产品推向世界。六是研究扶持政策。整合商务领域现有支持农产品出口的政策,加大对农产品出口的扶持力度。同时,积极协调相关省直职能部门,在相关支持资金的使用上,如省农业厅的板块资金、省财政厅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度向农产品出口“1515”工程倾斜。七是做好相关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如国际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业务指导。利用外贸部门联席会议机制,解决农产品出口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农产品出口企业创造良好宽松的软环境。

2、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112”工程

项目目标是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培育2家年出口过20亿美元、1家年出口过10亿美元、10家年出口过5亿美元、20家年出口过1亿美元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全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出口额达100亿美元以上,占我省外贸出口总额的50%以上;创立10个机电和高新技术国家级知名品牌;培育10大技术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和一批在国内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集团。主要措施:一是突出重点,大力支持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基地和产业的发展。重点支持我省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及配套产业、光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磷化工。同时,大力支持国家十大振兴调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取我省十二五期间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大型成套设备等产业领域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二是依托基地服务机构、骨干企业或产业联盟等形式,支持出口基地搭建技术研发、信息服务、产品认证、检验检测、人员培训等五大公共服务平台。三是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出口规模大、产业带动力强、具有品牌优势的出口基地龙头企业,以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四是加快基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和共性技术的研发为突破口,打造基地自主创新体系,突破国际专利壁垒。同时,鼓励出口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加快海外营销网络的建设,使企业由市场依赖型自主营销型转变。五是完善扶持出口基地的促进政策。六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基地影响力。利用多种方式,推动基地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国际交流。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基地企业走出去,七是建立健全的出口基地协调机制和综合服务体系。

    3、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纺织服装出口基地

   依托武汉洲晨制衣有限公司、武汉帝元医用材料有限公司、武汉协卓防护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武汉江南集团、武汉一棉集团、武汉宝路棉制品有限公司、武汉毅峰印染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通过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和引进知名品牌及企业,形成集纺、织、印染后整理、面料、服装五大产品板块为一体、产业链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把阳逻纺织服装工业板块建成武汉市乃至湖北最大的、新型的、外向型的纺织服装工业基地。项目总投资20亿元。力争到到十二五期末,实现纺织板块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增加值15亿元以上,出口1亿美元以上。项目建成后,基地企业用工达1.5万人以上,年上缴税收达1亿元。

4、十堰商用车汽车出口基地项目

十堰是全国闻名的汽车城,是亚洲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有众多实力雄厚的大型汽配企业,拥有全国最具实力的汽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最大汽车配件交易市场,是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集群优势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20101016日,该市已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式授予中国商用车之都的称号。该市将充分利用汽车及配套产业优势,鼓励企业出口,逐步将重点企业组建成出口联合体,共同抵御风险,力争到2015年实现出口2亿美元以上。

5、孝感临空经济区外向型经济园区项目

以天河国际机场、汉孝城际轨道交通为依托,利用武汉地区高校与一批国际化科研中心科技成果就近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优势,打造孝感临空经济区外向型经济园区。

6、涂附磨具出口商品生产基地项目

项目位于咸宁市通城县经济开发区,由湖北玉立砂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施,总投资5亿元。拟引进涂附磨具国外尖端生产工艺,改造现有生产工艺,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能力。项目建设周期为2010年至2015年。项目建成后,通城县涂附磨具产业将位居东南亚第一。以湖北玉立砂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通城县涂附磨具产品将一统国内涂附磨具市场,出口占全国同类产品的97%以上,产品将分布世界各地,最终拿到涂附磨具的市场定价权。预计到“十二五”末期,涂附磨具产品年产值可达30亿元,利税3亿元以上。

    7、神农架特色中药材出口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由神农架聚能药业有限公司实施,总投资2850万元。拟建药材基地4500亩(主要包括:日本三岛柴胡1500柴胡、日本的当归1000亩、神农架苍术1000亩、神农架大黄1000亩);年生产能力达3000吨中药材净选加工车间。项目建设周期为2010年至2015年。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收购价值达1031万元、年销售收入达1353万元的药材生产基地,对发展当地特色生态农业发挥巨大作用。

三、  利用外资类

1、重大投资促进活动

继续组织和参加中国湖北-日本经贸联谊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台湾名品博览会、鄂港(粤)经贸合作洽谈会及在欧美、日韩、澳新等发达国家举办的全省重大投资促进活动,努力扩大我省利用外资规模。

2、东风本田有限公司增资项目

投资总额增加75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增加25亿元人民币,用于新上24万辆CRV项目。

3、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增资项目

投资总额增加70.3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增加17.6亿元人民币,用于其二期工程(2*1000兆瓦)火力发电机组项目。

4、华电西塞山二期工程项目

预计投资总额46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9.2亿元人民币,用于西塞山电厂二期工程(2*600兆瓦)火力发电机组建设。

5、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增资项目

预计投资总额增加40亿元人民币,用于新上20万辆轿车项目。

6、武汉英特宜家置业有限公司购物中心项目

项目总投资30亿人民币,拟建设购物、商品展示、交易、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家居中心,预计总占地面积450亩,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后新增就业岗位1500个,年产利税2亿元人民币。

7、仙桃健鼎(湖北)电子有限公司HDI板项目

项目投资总额1.5亿美元,注册资本5000万美元,主要建设年产180万平方米HDI板、10万平方米软硬结合板、10万平方米芯片载板及其资源回收利用项目。

8、汉川银鹭集团年产120万吨食品饮料项目

预计投资20亿元人民币,用于厂房设备建设及承接厦门银鹭产业转移。

9、富士康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总投资70亿元人民币,前期已投入62亿元人民币,十二五期间拟投入8亿元人民币用于台式电脑、游戏机及服务器生产制造。

四、  对外投资与合作类

1、对外劳务综合基地项目

在现有的14个对外劳务综合基地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再在武汉(江夏)、荆州、恩施、仙桃、潜江、天门设立6个对外劳务综合基地,基本实现对外劳务综合基地覆盖全省绝大部分地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功能。

2、武钢集团境外资源开发项目

武钢集团鄂钢拟与三林集团、中国镍资源控股有限公司在印尼合作开发矿产资源,投资总额约10亿美元。

3、黄石东贝机电集团境外投资项目

黄石东贝机电集团拟在埃及设立制冷压缩机工厂,投资总额约7000万美元。

4、大冶有色境外上市项目

大冶有色拟在香港上市。

5、重大承包工程项目

重点跟踪葛洲坝、十五冶、五环等公司新签合同额超过1亿美元的重大承包工程项目,协调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6、援莫桑比克农业示范中心项目

推动我省承担的援莫桑比克农业示范中心项目圆满实施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7、援外培训基地项目

按照商务部统一部署,建立2-3个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继续做好外援培训项目。

8、对外劳务合作培训项目

湖北新世纪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钟祥市润德职业培训学校,项目总投资约4000万元。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800名出国务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培训条件。

五、  口岸建设类

1、以武汉新港为核心的区域港群配套联动项目

武汉新港由原武汉港、黄冈市、鄂州市和咸宁市的部分港区组成。十二五期间,武汉新港口岸建设以提升港口运能为核心,以港口码头和疏港通道网络建设为抓手,着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阳逻港为重点,打造华中地区集装箱转运中心和湖北通江达海的门户,服务范围从长江中上游向西北、西南省市辐射;以服务80万吨乙烯工程为重点,将白浒山港区建成中部地区最重要的化工进出口专用码头;抓住三江港区建设契机,启动鄂州口岸建设,直接服务武汉城市圈发展;恢复建设青山外贸码头口岸设施,服务我省钢铁企业发展。同时,推进黄石、荆州、宜昌水运口岸建设,优化我省港口空间布局,形成区域港群的配套联动,为武汉新港提供喂给和配套,实现长江水运口岸规模化经营。

2、以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为龙头的保税物流发展项目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面积5.41平方公里,利用综合保税区的特殊政策和功能吸引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入驻,带动配套产业聚集,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同时,以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为龙头,推动武汉出口加工区、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的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促进我省保税经济健康发展。

3、以武汉吴家山铁路中心站为枢纽的铁路口岸运输体系项目

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国家规划建设的18个具有国际先进技术设备和物流功能的大型集装箱中心站中之一。中心站占地面积2019亩,总投资7亿元,由集装箱作业区、快运作业区、特货作业区和预留的铁路局货运基地四部分组成。十二五期间,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口岸建设重点是实现集装箱运输及装卸的自动化管理,实现与TMIS系统的信息联网(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海关、港口、检验检疫、银行以及物流公司等系统的信息交换和处理。推进与港口、公路、民用航空等运输枢纽的有效衔接,提高中心站国际集装箱运输能力,使之成为我省连接亚欧大陆、发展铁海联运的桥头堡。同时,推进襄阳、十堰、麻城铁路口岸建设,完善我省铁路口岸网络。

4、以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建设为依托的航空物流项目

武汉天河机场被国家定位为内陆门户机场,第三航站楼规划建设国际厅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国际厅建成后,将改善航空口岸通关环境,完善航空运输条件。十二五期间,计划开通武汉日本、武汉巴黎等三条国际客运航线,以及武汉印度国际货运包机航线。同时,加快武汉天河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大力发展国际航空物流业,打造临空经济新的增长点。



信息来源:http://www.hbdofcom.gov.cn/gk/jhgh/sewgh/35706.htm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