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本科专业教学质量评估指标》等文件精神,为创新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深化新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构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特制定本标准。
新闻学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是指导专业建设、规范专业发展、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之外,根据金沙9001cc 以诚为本自身定位和办学特色制定教学质量标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新闻学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整体水平。
2 适用范围
2.1 专业代码
新闻传播类(0503)
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新闻学(050301)
3 培养目标
新闻学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跟社会发展和传媒前沿,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与法规、具备全面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专业理论扎实、技术技能全面、全媒体实战能力突出,擅于自主学习与创新发展,心理素质过硬、社会责任感强的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
4 培养规格
4.1学制与学位
新闻学本科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但修业年限不得低于3年。学生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要求,考核合格,准予毕业。符合规定条件的,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4.2 素质要求
坚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忠诚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入理解并践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备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和修养,较强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掌握系统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自觉传播主流价值,弘扬中华文化;具备终身学习、保持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身心健康。
4.3知识要求
掌握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拥有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基本理论视野,熟悉党和国家的新闻宣传方针、路线、政策及法规,具备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和修养,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和广阔的跨学科理论基础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4.4能力要求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调查研究能力;掌握网络舆情的相关原理和知识,具备一定的舆情研判、市场调查、媒体策划与运营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紧跟媒介技术变革,深研媒介发展、新闻伦理,具备新闻策划、采写编评、舆情研判与分析、音视频制作等一系列完整的新闻生产与舆论引导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具备在全媒体环境下进行新闻策划、舆情分析、文案创作等工作的综合能力。
5 课程体系
5.1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新闻学专业课程总体上包括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包括实验和实训课、专业实习、社会实践与毕业论文(设计)。
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总学分应控制在170学分,其中实践教学课程累计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35%。
5.2课程设置
5.2.1理论教学课程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与法治。
(2)通识课程
体育、军事理论与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劳动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基础。
(3)专业课程
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影、中外新闻传播史、电视新闻实务、网络新闻实务、融合新闻选题与制作。
5.2.2实践教学课程
应注重强化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课程中应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案例教学,增加理论教学中模拟训练和法律方法训练环节,挖掘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1)实验、实训和专业实习
新闻学专业开设7门实训课程:电视新闻实务、网络新闻实务、智能传播内容生产综合实训、数据新闻内容生产与制作、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新闻通讯员实务、融合新闻选题与制作。
专业实习包含三学期实习和毕业实习,其中三学期实习不少于10周,毕业实习不少于12周。
(2)社会实践
根据新闻学专业实际需要,组织各种形式的稿件策划、宣传报道、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新闻传播基本要求,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增强其专业认知能力。
(3)毕业论文(设计)
新闻学专业可采取学术论文、毕业设计、调研报告等多种体裁形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加强问题导向。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结合社会实践以及经济、社会现实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应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与专业知识。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应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由本专业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可聘请专业实务部门有关人员共同指导。
6 教学规范
6.1教学过程规范
根据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的实际需要,制定和实施教学过程规范,其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教学大纲与教案的编写、教学方法运用、马工程教材选用、课程辅导、课程考核等内容。
6.2教学行为规范
制定和实施教学行为规范,其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纪律、教学态度、精神风貌等要求。
7 教师队伍
7.1 教师队伍规模与结构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应满足专业教学需求。生师比不高于18:1,专业必修课程应当配备1~2名专任教师任主讲教师。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应不低于9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40%。专任教师队伍应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教师队伍中应当有不少于30%的业界专家教师成员。
7.2教师专业背景与水平要求
7.2.1教师专业背景
新闻传播学类专任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的教育背景,青年教师应具有研究生学历。从事新闻传播业务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有实务工作背景或专业实践经验。教师队伍中应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或跨学科教育背景。
7.2.2教师水平要求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师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热爱本职工作,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敬业精神;掌握教育教学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教学科研的能力,态度认真,作风严谨,对所教课程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必要的业界实践经验以及多学科的背景知识;具有创新精神与国际视野;具有用中文普通话或英文授课的能力;善于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7.2.3教师发展规划
(1)应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和学历学科背景的专业教师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师职业培养和发展计划。
(2)应有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的制度保障,加强学界和业界的联系,探索教师团队灵活发展的模式,要求专业业务类课程教师必须具有在相应媒体工作、挂职半年以上的经历。
(3)应有专业教师参加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的制度安排,开拓教师的国际视野,为教师参加业界锻炼和国内外学习提供保障。
(4)强化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定期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教育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培训;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建立教师互帮互助提高教学质量的模式。
8 教学条件
8.1信息资源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所在高校和院系应在图书馆、音视频资料室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上保证教师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学习的最基本需求,能够保障教学科研以及学习工作的正常开展。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毕业资格审核要求等基本信息;为学生推荐课程所需的教材和必要的教学参考资料;建设精品课程网站,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搭建教务管理、科研管理与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捷的校际、国际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8.2教学设施
应具有数量充足、功能完善、能够保障教学正常运行的教学设施。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一般不小于14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5000元;生均图书不少于100册;生均年进书量不少于4册;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不少于10台;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不少于7个,每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不低于10%。
应与相关实务部门紧密合作开展专业实习,建设一定数量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并保障学生集体实习比例不低于30%。
8.3教学经费
切实保障新闻学专业的教学经费投入。教学经费专指在专业教学各个环节发生的资源建设费用、教学运行费用与教学评估费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所在高校的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不得低于25%,用于保障教学业务、教学仪器设备修理、教学差旅等教学开支。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每年的生均日常教学运行经费不低于1200元,主要用于购置图书资料、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教学经费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9 教学效果
9.1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应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教学纪律严格,教学资源丰富,注重知识更新;教师的课堂讲授富有启发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尊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与学生沟通良好。
9.2教学成果
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芯与创新等方面,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具有示范作用的教学成果。
9.3生源与就业
应把生源质量与招生规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情况、毕业生就业率等作为教学效果考核的推标,保证较高的专业声誉和较好的生源质量。
10 质量保障体系
10.1质量保障目标
应以本标准为基础建立覆盖上述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揭范、教师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效果等指标的质量保障目标系统。
10.2质量保障规范与监控
应围绕各质量保障目标要求,制定质量保障实施规范,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开展经常化和制度化的质量评估,确保对教学质量形成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充分实现。
成立专门负责质量监控与管理的部门或机构,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形成日常管理、定点管理和定期管理相结合的质量保障机制。
(1)日常管理。须由院长(系主任)负责对本科教学运行等情况进行日常管理。
(2)定点管理。须由专门的质量管理组织或个人对教学质量控制点进行定点管理。实施定点管理的组织有教学指导委员会、督导组等,个人则有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代表等。
(3)定期管理。须由学校和院系组织定期的管理评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业评估(认证)、专项评估等工作。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应加强对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主要方式有:
①领导听课制度。学院教学院长、系主任每学期应完成一定的听课任务,及时掌握教学一线的信息,把好教学质量关。
②专家督导制度。校院两级聘请一些专职教学专家(退休或在职)、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等,定期随堂听课或开展其他教学督导工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③同行评议制度。教师之间形成相互学习、交流、竞争、提高的教学氛围,每个教师每学期须完成一定的听课工作量。
④学生评教制度。每学期开展学生评教活动,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⑤业界互动制度,业界对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跟进,不断改进教学。